當姜維說完後,發現軍帳內有寂靜之感。

察覺到異常的他,張眼往周圍望去。

觀察之下,姜維很快就發現為何大家都沉默不語。

原來這時諸位漢將,都用奇特的目光在看著他,其中馬超的目光最為直接。

看著姜維的馬超,不由得想起近來在軍中流傳的一句戲言。

近來軍中的人都喜歡將姜維稱讚為“幼鹿”。

自糜暘在世間大放異彩以來,鹿這一字幾乎成為了他的代名詞。

而姜維之所以會被稱為“幼鹿”,在於略陽舉義時他的表現有幾分糜暘的風采。

當然姜維能得到這個稱讚,還源於糜暘多次在公開場合對他絲毫不加掩飾的寵愛,及姜維本就流傳的“幼麟”名聲。

從古老的傳說中世人得知,鹿與麟這兩種祥瑞的外貌是有些相似之處的。

可不管姜維為何會被稱讚為“幼鹿”,很顯然的是這個稱讚為他帶來了很大的裨益。

方才看著姜維滔滔不絕的樣子,眾人恍惚間都好似在姜維身上看到了糜暘的身影。

盡一切力量調動敵人,讓敵人成為自己的玩偶,是糜暘最擅長的戰術。

在錯覺的加持下,本就覺得姜維說的有理的馬超,立即就同意了姜維的方案。

不僅如此有意提拔姜維的馬超,還取出一支令箭交到姜維的手中,對著他飽含深意的言道:

“此方略既是你提出,那就由你率前鋒軍先行吧。”

聽到馬超將令的姜維不由得大喜。

他對自己提出的方略自然是有信心的,正因為如此他覺得馬超的這個將令,是將大好的立功機會送到他的眼前。

對於馬超的這番好意,姜維又豈有拒絕之理呢?

沒有絲毫的猶豫,姜維當即對著馬超一拜道:

“末將定不辱使命!”

在姜維領命之後,馬超就下令讓諸將先行退下。

哪怕是在軍帳內,馬超都能聽到外面軍士高呼慶祝的聲音。

馬超覺得得讓各部將率好好安撫下,不然嚇到了許褚的斥候怎麼辦?

在馬超的將領之下,諸位漢將紛紛離開了大帳之中。

當諸位漢將離開之後,馬岱就連忙起身轉入內帳,不久後馬岱端著一盆熱水及若干草藥來到了馬超的身前。

鼻間聞著草藥的苦味,馬超雖有些不願,但還是在馬岱目光的灼視下緩緩解開了上衣。

等馬超解開他的上衣後,他身上露出了幾道帶有新鮮血痂的傷口。

甚至有一道傷口的血痂,又重新崩裂開來。

見到這一幕的馬岱,雙目已然被淚水浸溼。

以馬超的武藝,在之前的阻擊戰中不足以讓他負傷,畢竟那場阻擊戰優勢本就在漢軍。

但馬超是有舊傷在身的。

陰平一戰時,身受重創的馬超幾乎身死。

儘管後面在糜暘的激勵及大量名醫的診治下,將馬超從鬼門關救了回來。

但那麼重的傷,正常情況下是要將養很長一段時間的,更別說馬超的身體機能不能與年輕時相比。

可為了彌補內心的遺憾,也為了大漢的北伐大業,馬超沒有經過多少休養就再次踏上征程。

也許在糜暘的特別愛護下,讓馬超得到了不少休養的時間,但在西北大地的風吹雨打中,再怎麼休養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本就有舊傷在身的馬超,在那一日的高強度伏擊戰中,不可避免的讓自己的舊傷復發了。

正所謂長兄如父,馬岱對馬超的情感類似於孺慕之情。

本來馬岱是要勸阻馬超避免親自上陣的,只是馬超是猛虎,哪怕他受傷了,哪怕他年老了,可他身體內的猛虎血液卻一直熾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