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4頁)
章節報錯
因為一則早就該引爆的驚天訊息,大魏太尉賈詡被驚死於病榻之上。
而賈詡的死難道會是開始嗎?
不,遠遠不夠。
大魏中虧欠大漢的人太多太多了,需要為大漢還債的人也太多太多了。
今日對他們來說註定會是足以銘記一生的日子。
而大魏太尉賈詡的驚死,也僅僅只是個開端而已。
隨著朱旦等人的不斷前進,洛陽城內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長安失陷的事。
在一開始驚慌湧上街的百姓之中,士族子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
因為他們比尋常庶民懂得更多,所以他們深知大魏丟失長安對當下的天下大勢來說,會有著怎麼樣的影響。
長安丟失的太快了,這種劇變理應要有個緩衝過程的。
可是糜暘並未給他們這個過程。
糜暘就是要用摧枯拉朽的方式來告訴天下人,大漢拿下長安是一件何等輕鬆的事。
唯有這樣,才能在根本上讓世人認識到,如今的大漢軍力有多麼強盛。
而對於早年就投靠大魏計程車族來說,這樣的事實是他們無法接受的,至少當下不能。
誠然大部分士族都算不上大魏的死忠,對於他們來說再次改換門庭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可這一點只是時勢持續發展的結果,不能因為這一點結果而忽略了痛苦的過程。
當年眾多士族為了投入曹魏的懷抱,他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有許多士族的百年聲望受到重創,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多疑的曹操放心,許多士族讓家族內的許多優秀子弟為曹氏一族效力。
多年以來許多士族子弟早就在曹魏的方方面面佔據著要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許多士族的利益與現在的曹魏是不可分割的。
為何眾多士族子弟,會倉皇驚慌地奔跑於街上?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曹魏丟失長安,對於他們的家族利益來說亦是一次重創。
多年的利益糾葛,多年的傾心扶助,多年的苦心粉飾,這其中耗費的心血是難以想象的。
可今日,他們的那一腔心血卻被長安城外的那把火燒了個乾淨。
這樣的痛,試問哪個士族能夠忍受的住?
漢室的重新崛起,本質上是天下權力格局的一次大洗牌。
權力的大洗牌,往往是殘酷的。
士族子弟的倉皇奔逐,引得洛陽城內的許多庶民也不明就裡的驚慌起來。
而就在洛陽城內的騷亂越變越大,幾乎要演變成一場洪流衝擊著曹魏根基的時候,司隸校尉高堂隆才堪堪帶著士卒擋在了朱旦等人前進的道路之上。
到達現場的高堂隆,看著朱旦後方那擁擠洶湧的人潮,耳邊聽著眾多百姓發出的驚哭聲,他的整張臉已經被氣的通紅。
高堂隆原為曹叡的授業恩師,後曹叡掌權之後,為了將洛陽牢牢掌控在手中,便提拔高堂隆為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的主要職責,便是負責帝都洛陽的治安。
曹叡對高堂隆是寄予厚望的,可以當下的局勢而言,高堂隆是否完成了曹叡對他的期望呢?
高堂隆用充血的眼睛望著被他率兵攔下的朱旦等人,高堂隆知道哪怕他現在攔下了他們,但已經太遲了。
長安丟失的訊息,已然在朱旦等人的大聲宣傳下傳開。
想來不用多久,這個訊息就會傳遍整座洛陽城。
而到了那一刻,原本尚能保持穩定的洛陽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勢呢?
高堂隆想都不敢想。
高堂隆現在的胸腔之內,只充斥著激憤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