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4頁)
章節報錯
看見大量漢軍朝著他們圍來,方才還在哭泣的一眾魏將,立馬就止住了哭聲。
他們用驚疑不定的眼神,看了一眼那“窮兇極惡”的漢軍,然後將目光都注視在糜暘的臉上。
他們並未從糜暘的臉上看出仁慈二字。
這個判斷,讓一眾魏將心中都不由得驚駭了起來。
死在糜暘手中的魏軍頂樑柱及曹魏宗親不止曹真一個,當年曹仁也是在西城外為糜暘所逼殺。
可重點是當年曹仁死後,跟隨在曹仁身邊的一眾魏將,並未受到生命上的傷害。
甚至他們最後還被糜暘放歸回北方。
據回來的滿寵等人所說,在他們被俘虜的時間裡,除去沒有人身自由外,其他方面也未曾受過苛待。
正是因為有這種先例在,所以方才一眾魏將雖對曹真的死亡感到悲傷,但也沒過太過擔心自己的安全。
可沒想到的是,從當下的情勢來看,在曹真死之後糜暘依然沒有放過他們的意思。
這可就讓一眾魏將著急了。
有的膽小的魏將,還未等包圍過來的漢軍來到身前,就撲通一聲跪在了糜暘的身前。
“大將軍,吾等願降!”
同樣是大將軍的稱呼,但這時這些魏將這聲稱謂的主人公已然發生了變化。
若細細聽的話,還能聽出這聲大將軍帶著更多的敬畏之意。
周圍同袍的跪地請降,讓郭淮、王雙等人憤恨的同時,也讓圍繞在糜暘身後的一眾漢將大笑了起來。
眾所周知,被俘與投降是兩碼事。
被俘還能說是留著有用之身以待來日,主動請降可就是實打實的背叛曹魏了。
而本來一些打著被俘想法的魏將,哪怕有著眾多漢將的大笑,但他們的臉色也變得猶疑了起來。
被恥笑是一回事,重要的是能不能保住一條命。
可惜糜暘接下來的話語,卻讓他們變得更加心驚膽戰起來。
“汝等願降,不代表孤願受!”
糜暘此話一出,跪地請降的那些魏將臉上,頃刻間浮現瞭如喪考妣的神色。
只是對於糜暘的這句話,他們卻沒辦法出言反駁。
一則是當下情勢在糜暘,二則是糜暘說的話符合當世情理。
一方願降,另一方也得受降,這樣整個投降流程才能生效,也才能有當世信義理念的約束。
若是單方面請降,是不能對敵軍主將形成道德上的約束的。
聽到糜暘的話後,郭淮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屈辱。
他出身太原王氏,乃是名門子弟,士可殺不可辱的觀念早已深入他的腦海中。
“糜子晟,你要殺便殺,何須如此作弄我等。”
說完這句話後,郭淮起身去拖拽跪地的一眾魏將,想讓他們站起身來。
只是脊樑骨已經被糜暘打斷的他們,這下又怎麼能硬的起來呢?
眼下他們的生死全在糜暘一念之間,或者他們的臣服能夠讓糜暘心軟,博得一線生機呢?
畢竟聽說糜暘自幼教養於劉備身邊,劉備可是天下大大的仁義之君呀!
對於郭淮的無能狂怒,糜暘沒有搭理的意思。
他一招手,早就準備好的丁封,就立即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交到糜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