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一部分漢軍在糜暘的安排下,已經趁著城牆倒塌的時候,手舉大漢軍旗正在陸續攻進城內。

但絕大部分漢軍,對於眼前的這一幕,事先是怎麼也想象不到的。

絕大部分漢軍包括漢將,眼下依然還處於震撼莫名的狀態中。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劉備。

劉備事先設想過許多種糜暘攻破城門的方式。

但縱使劉備再如何百般設想,他也不會想到糜暘會近乎以一種展現神蹟的方式,為他攻破長安的城門。

由於內心中的震撼,劉備的思緒早就處於停擺之中。

可糜暘的那句話,卻讓劉備,及圍繞在周圍的所有漢將,都從震撼中慢慢恢復思緒。

長安城真的是自己親手攻下的嗎?

劉備不禁抬起他佈滿褶皺的右手。

這隻手於幼年時曾被他用來指過高大的桑樹,他更是因此許下壯言道:“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這隻手於少年時曾被他用來捧起盧植傳授的經書,他更是從經書中學習到許多人生至理。

這隻手於壯年時曾被他用來提起三尺之劍,他憑藉著手中的三尺之劍與一眾元從股肱一起征戰四方,一起匡扶天下不平之事。

而今日,就在他日漸遲暮的今日,在他以為自己再難建功的今日。

這隻手在糜暘的指引下,親自點燃了那把還於舊都,興復漢室的炎炎烈火。

從這一點來說,長安城又如何不能算他親手收復的呢?

想到此,劉備看向糜暘的目光充滿了感激。

他終於知道了糜暘為何會在未拿下長安的時候,還會執意求請他來到長安城外。

不是糜暘不擔心他的身體,糜暘是為了一句話,一句註定會記載在史書上彪炳千秋的話:

“漢章武五年末,帝上承天命,焚柱陷城,親下長安!”

在劉備內心情緒不斷翻滾的時候,一旁的漢將也明白了糜暘話語的深意。

於是片刻之後,一眾漢將齊齊如糜暘一般對著劉備下拜道: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數十員戰將的慶賀聲匯聚在一起,徑直傳到了身後不遠處的漢軍軍陣中。

而當數萬漢軍的前排聽到了漢將對劉備的慶賀聲後,在情緒的感染下,他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那數十員戰將高喊了起來。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一開始只有上千漢軍發出如斯吶喊。

而當這上千漢軍的聲音傳開後,更多的漢軍也跟隨著前方的同袍高聲歡呼起來。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很快這句由糜暘最先發出的祝賀詞,便成為了數萬漢軍齊齊的祝賀聲。

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聲浪之強烈,似乎都壓住了因城牆崩塌而引發的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