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雄藉助著舊部的幫助,順利從張府中離開之後,他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大營之中。

曹彰畢竟不傻。

以防萬一的他,早已經藉助著主將的身份,派一名名為任雄的親信接管了大營中的兵權。

曹魏軍法嚴厲,又向來最忌憚以下克上的事發生,所以曹彰認為當他做出這副安排後,他大致上已經可以安枕無憂。

可惜的是曹彰縱算再如何聰慧,他也終究不是曹操。

他低估了人性的複雜程度。

他不知道人一旦瘋狂起來,會做出什麼樣的事。

對於張雄來說以當下的情況,他是很難再調動城內的大軍。

但有一支軍隊是會無條件服從張郃的命令的,這支軍隊正是跟隨張郃多年的親軍。

更何況曹彰雖然派人接管了大營的兵權,但為了不走漏風聲,深知大營內有張郃許多耳目的任雄並未向旁人透露出曹彰真正的意圖過。

這種情況下,代表著眼下張郃與張雄,依然是魏軍中有著不低身份的將領。

所以當張雄出現在大營外後,他並沒有受到軍士的阻攔,很快就憑藉著自己的身份,順利地進入了大營之內。

待進入大營中後,張雄緊記張郃的囑咐,憑藉著他的信物成功召集了那數百親軍,並且帶著他們走出軍營,快速地朝著張府趕去。

一切都發生的太過迅速。

或者說在任雄看來,眼下張郃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他是不會料到張郃突然會有這種舉動的。

這就導致了在張雄率數百親軍走出大營後,他才遲遲得到了訊息。

一得到這個訊息,任雄就嚇了一跳。

有將領私自調兵,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更何況眼下這種局勢呢?

可當下張郃還未被定罪,張郃的身份遠在自己身上,這讓任雄不禁變得猶疑了起來。

在張郃還未被定罪的情況下,就算他發出逮捕張郃的軍令,又有多少軍士會聽從呢?

任雄還接著想道,要是他貿然下達命令逮捕張郃,很可能會讓破壞曹彰今夜的計劃。

在想到這兩點後,任雄選擇了一個明哲保身的做法。

他派人緊急趕往長安宮城,要將這件事彙報給曹彰讓他親自定奪。

任雄派出的人知道事情的緊急性,於是他在得到任雄的命令後,連忙就朝著長安宮城趕去。

當年在拿下長安後,由於貪慕長安宮城的舒適性,因此每代坐鎮長安的曹家人,都會下意識在長安宮城內劃出一塊地方為自己修築府邸。

對於這一點,曹操與曹丕兩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他們看來,這是曹家人凌駕於劉家人頭上的另一種體現。

但長安宮城舒適歸舒適,卻有著一個隱藏的弊端。

這個弊端就是長安宮城位於長安城的西南角,可長安城內的軍營卻是在長安城的東北角。

一邊在西南,一邊在東北,這代表著任雄派出的人,幾乎要橫跨整個長安城才能見到曹彰。

在平時這當然算不上什麼嚴重的事,可在情勢危急之時,這卻是很耽誤事的。

儘管任雄的人一路飛奔,可他還是慢了一步。

在任雄還未到達長安宮城的時候,張雄已經率軍趕到了張府之外。

在率軍回來後,張雄並未率軍進入張府。

他深知張郃讓他帶兵前來的目的是什麼。

看著圍困著張府的一眾魏軍,張雄臉上狠厲之色浮現。

在他的一聲令下,身後的數百親軍毫不遲疑地舉起手中武器,朝著那些前一刻還是他們同袍的魏軍砍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