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4頁)
章節報錯
立於高臺上的諸葛亮,望著糜暘駕駛著駿馬,引領著一批批的漢軍走出大營,朝著郿縣的方向前去。
目光流轉之下,臉上帶笑的諸葛亮,心情卻是複雜的。
有期待,卻亦有著幾分擔憂。
雖說諸葛亮對糜暘有信心,他心裡也認可糜暘的戰術。
可糜暘帶走的是大漢將近七成的精銳,糜暘要去做的更是一件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連諸葛亮也不能篤定,糜暘一定會取得成功。
無法篤定,心中自然就會有著擔憂。
不過擔憂是有,可諸葛亮心中期待的情緒卻遠遠大於擔憂。
諸葛亮笑著對身後的蔣琬言道:“你素來敬仰成湯事蹟,今日不就親眼見到了嗎?”
諸葛亮的話讓蔣琬也笑了起來。
在一開始時,蔣琬與黃權等人的想法一樣,都想著一定要勸住糜暘這大膽的想法。
但在見過今日的情景後,只要心中有著熱血,只要心中有著大漢,那麼沒人心中會再有勸阻之意了。
而正如諸葛亮所說,糜暘今日做的事,與歷史上一件著名的事件很相似——那便是湯誓。
據《尚書》記載當年成湯討伐夏桀時,由於夏朝主力尚在,諸位諸侯齊集的軍隊心中是有著深深憂慮的。
為了穩定軍心,成湯在鳴條於臨戰之前召開了隆重的誓師大會,在誓師大會上成湯與今日的糜暘一般,發出了著名的誓詞。
正是那篇慷慨激昂的誓詞,加上成湯的個人威望,才讓諸侯聯軍軍心穩固,從而在後來的大戰中一舉擊潰夏朝主力,推翻了夏桀的暴政。
想起《尚書》中的記載,再回憶起方才的場景,蔣琬只覺得一樁夙願在他的心中完成了。
當然蔣琬心中還有著自己的想法。
“今日不止見成湯之誓,更見韓侯背水一戰之英姿也。”
蔣琬的感慨令諸葛亮一怔,然後便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然也然也。
蔣琬口中的韓侯,指的便是當年協助劉邦定鼎天下的漢大將軍韓信。
儘管韓信最後以罪人之身伏法,可他在世時為大漢立下的功績,卻一直是後世人都無比敬仰的事蹟。
在那諸多事蹟中,背水一戰無疑是格外著名的一件。
同樣的看似不可能,但同樣的義無反顧。
大笑之後諸葛亮張開掌心,看著手中未曾抹去的“湯誓”二字,他再定睛看向糜暘那若隱若現在眾軍中起伏的身影。
他的徒弟前去為大漢重立山河了,那身為師父的他,就勢必要好好為他守好這後路。
為大漢守住這命脈!
想到這諸葛亮翻手緊緊握住掌心,他帶著蔣琬從高臺上走下。
糜暘的大軍一走,接下來陳倉多的是風雲。
只是若沒有風雲相助,臥龍又怎麼翱翔於天際呢?
陳倉,不一定會一直在魏軍手中。
在率軍走出數里後,由於背後密林的遮擋,糜暘再次望向後方時,他已然無法再看到那道立於高臺上的淵然身影。
但想起諸葛亮在他臨走前贈他的一句話,糜暘的心中就充滿著安定。
那句話是:“大膽且去,你的背後有為師。”
寥寥數字,卻給糜暘帶來數萬大軍都不曾帶給他的安全感。
見望不到諸葛亮的身影后,糜暘猛然回頭,現在他的眼中只有前方,只有長安。
“全軍加速前進,孤要曹真猝不及防!”
糜暘的話快速轉化為軍令傳遍全軍,在這道軍令下,將近十萬漢軍行軍的速度已然提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