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豎之後?

當楊彪說出的這四個字落入滿殿魏臣的耳中後,有許多膽小的魏臣已經被嚇得兩股顫慄。

他們都知道楊彪是在怒罵曹氏一家人,而楊彪罵的對嗎?

那自然是對的。

無論在曹丕登基時,多少大臣費盡心思為曹丕製造祥瑞來掩人耳目,但一個人的出身,不是透過祥瑞就可以掩蓋的。

滿殿魏臣中有許多都是年逾五十的人,年輕時也是漢臣的他們,自然知道譙縣曹氏的出身有多麼令人不齒。

曹操的祖父曹騰,乃是有名的大宦官。

自十常侍之亂後,宦官在世間的名聲就可謂臭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更重要的是,曹操當年之所以能舉義反抗董卓,離不開曹騰生前為曹氏一族積攢的鉅額財富。

可尋常宦官哪裡能積攢出那般龐大的財富,除非曹騰生前是一位大大的奸宦。

很多事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幾乎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事。

身為奸宦之後的出身,哪怕是以豁達聞名的曹操,也十分忌諱別人提起這一點。

為了讓世人不再討論這件事,曹操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

而在曹操的高壓政策下,在他清理了一大片敢勇於罵他為閹豎之後的漢臣之後,數十年來,至少在曹魏境內,已經沒有人敢提起這件事。

所有人都選擇性的遺忘了這足可以曹氏一生羞辱的事,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是曹氏一族人的逆鱗——觸之必死。

可就在今日!

就在今日盛大的中秋宴會之上,於曹魏的一眾公卿大臣面前,於天下一眾的名師宿儒面前:

滿臉憤慨的楊彪,用他鐵骨錚錚的行為當眾狠狠揭開了曹氏那汙穢的一面。

閹豎之後,敢稱正統?

面對這樣極具震撼的一幕,諸位曹魏大臣只覺得他們的內心,宛若被無數道玄雷不斷劈砍一般,傷痕累累,無法直視。

今日楊彪做的事勢必將流傳天下,故而今日楊彪已經是必死的結局。

殿內諸位曹魏大臣看向楊彪的眼神中,有著憤怒,有著同情,但也有著慚愧。

若天下皆黑,那麼天下人便會習慣黑暗。

可要是在這濃郁到化不開的黑暗中,陡然出現一絲亮光,那麼這絲亮光一定是極為耀眼的。

那絲耀眼的亮光,讓殿內諸位魏臣看向楊彪的目光,很快變得恍惚起來。

他們在這一刻,好似從楊彪的身上,看到了一道道似曾相識的身影。

董承,吳子蘭,王子服,種輯.

猶記得在當年許都的含章殿前,這一道道身影的主人便如今日的楊彪一般,不顧生死,只為心中一腔激憤,朝著那位似乎不可能被打倒的曹操發起了衝鋒。

那一日,數十位漢室忠臣血灑殿前,那一日無數漢室大臣的脊樑骨被狠狠敲斷。

那一日,恰如今日。

相比於曹魏眾臣的神情各異,曹叡看向楊彪的眼神卻只有一種。

那就是極致的冰冷。

縱使曹叡再聰慧,他也不會料到頤養天年的楊彪,似乎已經認命的楊彪,會在今日做出如瘋子一般的行為。

被在天下人面前當眾揭開曹氏一族最深的傷疤,曹叡的心中又怎麼會沒有憤怒呢?

可當一個掌握巨大權力的人怒到極致之後,歇斯底里會從他的身上退去,他心中只會有著無盡的冷酷。

此刻在曹叡的眼中,楊彪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不止楊彪,他的家族也將會在曹魏境內除名。

可曹叡想不明白。

或許一開始沒有料到,但在看完楊彪的表現後,聰慧的曹叡已然猜到了些許端倪。

今日的楊彪如此反常,很難說他的背後沒有著糜暘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