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武五年七月的渭水大道上,許多居住在兩岸的百姓,見到了他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在日光的照耀下,他們見到有數之不盡的赤甲衛士,沿著奔騰的渭水有序前進,直接撞入他們的視線中。

這一日,他們好似見到了一條碩大的赤龍。

隊伍前方的上萬異族精騎,就是這條赤龍的鋒利龍角。

十萬精神抖擻的漢軍,就是這條赤龍的粗壯軀幹。

而那在十萬漢軍後方一眼望不到頭的運糧車隊,就是這條赤龍身上堅硬的鱗甲。

當這條碩大的赤龍出現在渭水河岸上後,奔騰的渭水撞擊礁石的聲音就像這條碩大赤龍發出的高昂龍吟。

而居住在渭水兩岸的百姓,眼中全被那一抹既令人震撼,又不免令人心生嚮往的赤紅所填滿。

自漢世祖改大漢的正色為赤以來,至今已經有兩百餘年的時間。

兩百餘年的時間,足夠讓赤色成為大漢的象徵,亦足夠讓天下任何一位百姓,一看到赤色,便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聯想起兩個字——炎漢!

是大漢回來了嗎?

初見這條碩大赤龍的時候,這個疑問就浮現在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心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當看到上百面鎏金“糜”字戰旗出現後,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心中想法就發生了轉變:

是大漢回來了!

哪怕近些年來,曹魏官方有意隱瞞前線數次大敗的訊息,可曹魏與大漢的民間,是存在著很活躍的商業貿易活動的。

在那些來自大漢的行腳商人的自豪傳播下,別的地方不敢保證,但在這離漢中不遠的關中地域中,糜暘的光輝事蹟早就傳遍四方了。

而那些光輝的戰績,在加強糜暘在關中威望的同時,也讓關中的百姓在心中,將糜暘二字與大漢徹底關聯起來。

畢竟若沒有那些光輝的戰績,他們此生在曹魏官方的限制下,可能很難再聽到關於大漢的事。

意識到大漢回來的數萬百姓,他們心中有著複雜的情感。

一方面他們心中有著期待,另一方面在事實上他們的確曾經背叛過大漢,或許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家,但他們也因此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懼怕。

糜大將軍要是最後真能收復關中,那他會對以前的一切既往不咎嗎?

就在渭水兩漢的數萬百姓,心中為這感到不安的時候,騎坐在馬上的糜暘也注意到了兩岸百姓對漢軍的圍觀。

在察覺到這一幕後,糜暘快速命人召來黃權,然後對著黃權吩咐了一件事。

得到糜暘吩咐的黃權,在會意後連忙離開前去安排去了。

在黃權安排好一切後,只見十萬漢軍的長龍隊伍中先是出現了一陣騷亂,似是在準備著什麼。

然後不久後,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就聽到一聲響徹天際的巨喝在他們的耳邊炸響:

“共立勤王之勳,同指山河!”

“共立勤王之勳,同指山河!”

巨喝是為赤龍咆哮,而赤龍的咆哮內容也被清晰的傳入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耳中。

最重要的是,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都知道,眼下他們眼中的赤龍是由糜暘執掌。

故而當下赤龍發出的這聲咆哮,自然實際上也是糜暘對他們的一個宣言,或者說承諾。

這個承諾是什麼意思呢?

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中,不乏有著士族子弟。

尋常百姓可能無法懂得糜暘的意思,但那些士族子弟是懂的。

這句話出自今年年初,糜暘釋出的北伐檄文中,而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

接下來跟著我一起幹,只有功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