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與張郃齊齊騎在戰馬上,並肩望著上百架投石車朝著漢軍大營不斷推進。

待上百架投石車到達離漢軍大營兩百步的距離後,在一員魏軍將官的指揮下,上百架投石車都立即停止了前進。

儘管馬鈞改良後的投石車,最大射程可達將近三百步,但最大射程不代表是有效殺傷射程。

馬鈞改良後的投石車,最好的有效殺傷射程,便是在兩百步左右。

今日曹彰是想畢其功於一役,自然要讓上百架投石車處在最佳射程的地方。

待上百架投石車皆停止前進後,曹彰不由得揚鞭對著一旁的張郃笑道:

“今日敵營,該破矣。”

聽到曹彰的笑語,張郃的臉上也露出笑意。

他並不覺得曹彰是在誇大其詞。

因為馬鈞改良後投石車的威力,他是親眼見過的。

那一日不過是十數架投石車攻擊漢軍大營,就讓劉封緊張的為了己方的投石車,不得不率軍出營。

更何況今日是上百架投石車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糜暘的反應讓曹彰與張郃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消失。

易地而處的話,曹彰與張郃自問要想化解己方的投石車攻勢,唯有在己方的投石車立足未穩的時候,主動率軍出營將己方的投石車毀壞。

但很明顯,糜暘當下並未採取這種辦法。

糜暘的按兵不動雖讓曹彰與張郃疑惑,可他們已經疑惑了一個月了,不想再繼續苦等下去。

與其一味的猜測敵人會有什麼手段,不如先發制人。

至少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今日的攻營之舉,優勢實在大大的在於己方。

為避免時間拖延出現變故,在上百架投石車剛剛停下的時候,曹彰就下達軍令送往前方——裝石,準備開轟!

當曹彰的命令到達投石車大陣中後,上百架投石車下的魏軍,便紛紛按曹彰的吩咐,為投石車裝填起石頭。

可曹彰不知道的是,早在他的傳令官進入投石車大陣中時,立於營牆上的漢軍也在糜暘的命令下,開始為身前閃爍著寒光的弩機,裝填起鐵製弩箭。

只是與那日在陽平關相比,當下諸葛連弩所用的鐵箭,散發著一種刺鼻的氣味。

這象徵著在諸葛連弩的鐵製箭矢上,正覆蓋著一種不同尋常的物質。

而這種物質,不是石脂又是何物呢?

當渾身塗滿石脂的鐵矢裝填完畢後,指揮完士卒的蔣琬來到糜暘身旁覆命道:

“大將軍儘可施為。

今日鐵矢不缺!”

蔣琬字公琰,乃零陵湘鄉人士。

從蔣琬的籍貫就可以看出,他乃是荊州系中的大臣。

而蔣琬年紀雖然與馬良相仿,亦同為荊州名士,但相比於馬良,蔣琬卻一直在大漢中顯得默默無聞。

這並非是蔣琬能力不高,乃是他的性格謙遜低調的緣故。

或者常人不知道蔣琬的能力,但糜暘又豈會不知道呢?

在諸葛亮的一系列後繼者中,蔣琬可謂是在治政能力方面與諸葛亮最為相像的人物。

之前糜暘之所以一直未接觸過蔣琬,無非是蔣琬時常被諸葛亮下放地方磨鍊的緣故。

而就在今年年初,蔣琬從地方上被諸葛亮召回成都,拜為丞相參軍,正式成為諸葛亮幕府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鐵矢製造不易,蔣琬卻之所以敢對糜暘說出“鐵矢不缺”的承諾,除去他的政治才能非凡,在短時間內為糜暘從漢中轉運來大量鐵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