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郃率軍抵達街亭後,劉封一直在等著魏軍對漢軍大營發起進攻。

但連續過去好幾日,對面大營內的魏軍,卻始終未發起進攻過。

魏軍的沉寂並未讓劉封放低戒心,反而他心中隱隱浮現一種擔憂。

劉封推測張郃是在籌劃著一件大事。

劉封並未推測錯誤。

就在率軍到達街亭的數日後,張郃在大營內看著眼前組裝好的一輛輛體型巨大的攻城器械,他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眼前擺在張郃面前的攻城器械,在當世被稱為“投石車”。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能夠彈射出巨石的機械。

只是在曹魏,投石車還有著另外一種響亮的稱呼—霹靂車。

張郃用探尋的目光看向立於高大霹靂車之下的一名老者,他開口問道:

“馬侍郎,改良後的霹靂車當真可用否?”

面對張郃的詢問,被稱為馬侍郎的那名老者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答道:

“左,左將軍放心,鈞從不妄言。”

得到馬鈞的回答後,張郃臉上的笑意愈盛。

張郃對眼前這位名為馬鈞的老者,有著非同一般的信任。

馬鈞,字德衡,扶風人士。

馬鈞雖出身貧寒,卻在機械一道上造詣頗深。

多年來馬鈞在中原及關中地帶發明及改善了許多機械,對魏國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馬鈞的功績,時人讚譽馬鈞為“天下之名巧”。

最重要的是,馬鈞在機械一道上的天賦,不僅侷限於民用方面。

在改造軍用機械方面,馬鈞的造詣也堪稱當世翹楚。

這一點其他魏將可能不太瞭解,但多年率軍坐鎮關中的張郃,卻是知道這一點的。

當然魏國朝野上下,知曉馬鈞才能的,不僅僅張郃一人。

否則出身貧寒的馬鈞,也無法得到侍郎一職。

只是由於馬鈞的出身貧寒,加上他的才能主要體現在“奇淫技巧”一道上,這讓許多魏國大臣對重用馬鈞一事,心中有著不小的牴觸。

但性格一向實際的張郃,對馬鈞卻頗為另眼看待。

正因為如此,馬鈞原本在洛陽任職侍郎,可張郃一到洛陽後,就立即向曹叡討要馬鈞為隨軍人士。

曹叡對張郃的這個舉動雖有不解,可當下他需要張郃為他突破街亭,自然不會拒絕張郃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請求。

張郃相信以馬鈞在改造軍事器械上的超凡能力,他的協助會讓魏軍在街亭戰場中佔據著相當大的優勢。

眼下便是證明張郃這一想法的時刻了。

張郃對著一旁的滿寵說道:“我軍,可擊矣!”

在得到張郃這位主將釋放出的進攻訊號後,身為副將的全身穿戴甲冑的滿寵,當下命令軍中鼓手敲響戰鼓。

待高昂的軍鼓聲響起之際,魏軍大營內的數萬魏軍立刻行動了起來。

而由於魏軍鼓聲過於響亮,故而劉封很快就聽到了魏軍大營中傳出的軍鼓聲。

聞鼓則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