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年襄樊會戰結束後,南陽郡南部諸縣皆奉表向劉備請降。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根據時局的需要,新設立了義陽郡,並將那一年收復的南陽郡南部諸縣,皆作為義陽郡的屬縣。
劉備此舉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便是讓義陽郡成為荊州與中原之間的緩衝地帶,擴寬季漢政權在荊北地區的戰略縱深。
有著義陽郡的存在,將來哪怕屯兵宛城的司馬懿搞突然襲擊,治所在襄陽的張飛也有著足夠的反應時間調兵遣將。
劉備的第一個目的在於防守,他的第二個目的則在於進攻。
義陽郡既可以看做一個緩衝地帶,亦可以看做漢軍在荊北地區的一座戰爭基地。
若荊州將來要北伐,那麼荊州守將便可先將兵員、糧草軍資給運送至新野城內。
這樣一來,來日荊州守將北伐時,將會大大的減少時間,並能夠儘快的創造戰機。
當下張飛正是如此做的。
早在糜暘取得梁州大勝的訊息傳到襄陽後,對劉備十分了解的張飛,就知道劉備一定會趁此時機,發動第一次北伐。
而按照當年隆中對的構想,一旦益州出兵北伐,那麼荊州方面也要於側翼呼應,從而讓曹魏處於東西夾擊的態勢中。
張飛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粗心大意,但對時局的把握,他並不比當世任何一位名將差。
正因為提前推斷出這一點,故而早在兩月前,張飛就陸陸續續地往新野運兵運糧。
及至今日,新野城內外的漢軍數量有兩萬之眾,糧草更是有十數萬石。
而這還只是前期張飛能動員起來的戰略儲備。
張飛這三年來在戰事上一直默默無聞,因為他這三年來,一直在埋頭種田中。
得益於荊州的地理優勢,在張三爺三年來勤勤懇懇的的耕種下,當下的荊州足可動員出六萬大軍,調集起數十萬石的糧草。
這樣的戰略儲備,足夠張三爺好好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
當然由於對孫權的不信任,張飛還是留下一萬漢軍在公安周圍,提防著江東的一舉一動。
哪怕他之前得到訊息,江東已派出大軍前往淮南。
但當年江東偷襲荊州時,關羽得到的訊息也是孫權領兵北上攻打合肥了。
有前車之鑑在,加之與豺狼為鄰居,張飛不會放鬆對江東的警惕。
可哪怕分走一萬大軍守備荊南,張飛在這次北伐中,還是有五萬大軍可動用。
就是目前剩餘的三萬漢軍還在集結來新野的路上。
不過儘管那三萬漢軍還未到來,可心急的張飛在到達新野城內後,還是很快的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參與這場軍事會議的,俱是目前荊州內的一眾高階將校。
張飛先看向坐在他下首的李嚴,他急切地問道:
“我軍,當下能戰否?”
當年劉備在離開荊州之前,曾給張飛留下了一文一武兩大賢才。
文的是鄧芝,武的自然就是李嚴。
在之前將兵馬調運來新野的時候,張飛並未親自操辦這件事,而是將這件事全權委託給了李嚴。
現在張飛問的是,之前送來的兩萬漢軍,磨合的怎麼樣了。
聽到張飛的詢問後,李嚴不敢怠慢。
他雖然為人自傲,但在張飛面前卻也傲不起來。
別說他了,就是糜暘來到張飛身前,都還得恭恭敬敬喊一聲叔父呢。
自己的老大尚且如此,更別說李嚴了。
李嚴答道:“之前鄧尚書調來的兩萬軍士,嚴已經分營編制好。
車騎將軍只要派人前去接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