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暘自然知道曹真現在有多恨他,而那種恨,是會讓曹真不會顧忌什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的。

為了儘量保護己方軍士的性命,糜暘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那就是讓法邈不直接派使者前往長安。

而不前往長安,信使又該去往哪裡呢?

很簡單,長安周圍還有那麼多縣城。

於是乎就在糜暘率軍抵達斜谷口的第二日,也在孫禮心中竊喜以為矇騙住糜暘,派出使者前往長安向曹真報喜的當日,斜谷口中走出了十幾騎漢軍信使。

十幾騎漢軍信使在州泰的吩咐下,分別根據身上的地圖,朝著長安附近的縣城疾馳而去。

長安周圍乃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大大加快了漢軍信使胯下駿馬的速度。

更為重要的是,在得知糜暘率軍到來後,曹真果斷地採取了堅壁清野的計策。

這導致十幾名漢軍信使,在長安附近的關中大地上,幾乎沒遇上什麼阻礙。

於是乎,最遲一日,最遲兩日,長安附近的霸陵、杜陵、鄭、新豐等縣,皆看到了城外漢軍信使的來臨。

就在諸縣縣令以為漢軍信使是來勸降,想著於城頭上迎風挺立義正嚴詞拒絕的時候,漢軍信使口中念出的信件內容,差點讓諸縣縣令直接跪在了城牆上!

“拔劍四顧,盡皆宵小,舉目無敵。”

單單這一句話,就體現了糜暘那令人畏懼的傲氣。

最重要的是特麼這句話由糜暘說出來,他們的心中竟然一點覺得不對的念頭都沒有。

若說這句話還只是讓諸位縣令心中震撼不已的話,那麼“幸勿待閨,貽笑天下”八個字,更是糜暘在整個關中面前狠狠抽曹真的臉。

甚至是直接將曹真架在火上烤。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用白話文來講,那就是:不要跟女子一樣畏縮地躲在閨閣之中,有本事出來碰一碰,你不出來,全天下都看不起你。

而最重要的是,糜暘這句話雖是率先落入諸位縣令之耳,但諸位縣令皆知道糜暘這句話實際上是對曹真說的。

前後兩句話加起來,都完美的顯露出糜暘當下的心態:他很狂傲。

但他偏偏有這副狂傲的資本。

於是當這兩句話落入諸位縣令的耳中後,他們心中不僅浮現震撼之情,還自然而然的浮現了畏懼之情。

憑一封信而輕易動盪關中之軍心、民心,這便是當下糜大將軍在關中威名之盛的最佳體現。

煊赫威力之下,可引得京兆數十萬生民膽顫。

而若是當這個訊息朝其他關中的郡縣傳去後,又何止會只有數十萬生民,畏懼於糜暘的威名之下呢?

糜暘想要的第一個效果,已經在無形中完美達到。

看著諸縣縣令於寒風中凌亂的樣子,哪怕處於不同的縣城之外,可十幾騎漢軍信使,還是皆發出陣陣大笑後離去。

相比於魏軍對糜暘的畏懼,他們身為糜暘的部下,這一刻心中卻是充滿著自豪。

而從始至終,沒有一個縣的縣令,敢貿然派兵出城截殺那些漢軍信使。

他們就這麼呆滯著,放任著漢軍信使猖狂著大笑離去。

當漢軍信使從己方城下離開後,諸位縣令心中很快又反應過來一件事——這件事該不該上報給曹真呢?

諸位縣令心中有這個遲疑,在於堅壁清野之下,諸縣之間的聯絡並不通暢。

他們每個人都不知道,是否漢軍信使有去往別的城,還是隻來到己方城池之下。

他們甚至不知道漢軍信使,有沒有前往長安,將這封信的內容讀給曹真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