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暘冷冷看向法邈,問法邈道:“漢中的軍正是誰?”

糜暘帶著冷意的問話,讓法邈敏銳的察覺到糜暘內心中的殺意。

之前擔任漢中護軍,現在又是梁州別駕的法邈當然知道漢中的軍正是誰。

若法邈沒記錯的話,現在擔任軍正的是一名叫做鄧賢的校尉。

軍正一職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軍中的執法者,掌一軍督查執法之權,位分同一軍校尉。

劉邦建立大漢以來,亦一直在軍中常設此職,以為糾正法紀,震懾諸將。

雖然軍正的位分不算高,但大漢的政治傳統一直以來便是“以輕抑重。”

僅僅千石的軍正,他的職權有著兩點顯著的特徵。

“非有事不統於太尉、諸將軍。”

“正不屬將軍,將軍有罪以聞;二千石以下行法焉。”

從這兩個記載可知,在早期時軍正是直接受命於漢帝的,就算是名義上天下最高的軍事長官太尉亦無權指揮軍正。

並且當將軍有罪時軍正要報告皇帝處置,若是二千石以下的軍官犯軍法,軍正可不待請示,直接按軍法處置。

當然軍正一職的職權隨著時代的變遷,亦發生了一些改變。

特別是最近數十年以來,天下喪亂,皇權不振,所以軍正的直接上司就變為各地的最高長官。

但是軍正手中的權力,卻一點都未曾減少。

反而隨著戰事的頻繁,如今的軍正只要背後有著當地最高長官的支援,就是對兩千石的將軍亦有緝捕之權。

正因為軍正有著如此大的權力,所以數十位將校串聯吃空餉一事,是很難瞞得過在軍中耳目遍佈的軍正的。

甚至有可能漢中軍正,亦是這場軍中貪腐桉中的直接受益者。

法邈將漢中軍正的名字告知糜暘後,他又緊接著提醒糜暘道:

“鄧賢乃是吳懿的舊部。”

當法邈的這句提醒落入糜暘耳中後,糜暘不禁發出一聲冷笑。

又是吳懿。

舊部在漢代是族人的另一個代名詞。

想來這個有可能與那些將校同流合汙的鄧賢能當上漢中軍正一職,吳懿在其中肯定出了不少力。

只是在法邈的提醒下,糜暘明知道鄧賢與吳懿關係匪淺,他還是果斷的對著身後的丁封下令道:“去將那個叫鄧賢的軍正抓來見我。”

聽到糜暘命令的丁封,馬上從糜暘的身後走出,對著糜暘一拜後就要往大殿外走去。

這時法邈主動出來對著糜暘言道:“臣願與門下督一同前往。”

見法邈自動請纓,糜暘略微思索一下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鄧賢畢竟是千石高官,而丁封的位分與鄧賢相差太多,況且也許在抓捕鄧賢之時,吳懿會出來為鄧賢撐腰。

所以若讓法邈為緝拿鄧賢的主官,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阻力。

在糜暘允肯之後,法邈便馬上領著丁封朝著大殿外走去。

待法邈與丁封都離開後,糜暘將目光看向還在大殿中的呂乂。

“速速傳令,將王洪從漢興郡召來。

另外為我挑選出百名漢興舊部。”

糜暘的聲音如方才一般還是不帶一絲情感。

而呂乂在聽完糜暘的這個命令後,馬上對著糜暘一拜躬身領命。

同時呂乂在心中,不禁猜測起糜暘的此番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