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包與鄧艾乃是微時之友。

再加上自鄧艾發現石包後,並沒有因為自己現在身居高位而對石包流露出輕視之色,所以在鄧艾面前石包並未有多少拘束。

心中暗自吐槽的石包連忙止住了鄧艾的呼喚,他對著鄧艾言道:“士載,你心中要是有何疑問可直言,無須稱呼我的表字。”

你再稱呼下去,我都不好意思再吃了。

石包心中的這層心思鄧艾並不知曉,不過面對好友的提議,他也欣然應允。

鄧艾示意一旁的親衛遞來一碗水,他在接過親衛手中的水遞給石包後,他便馬上問起石包近幾日的遭遇。

曾有“石仲容,姣無雙”美譽的石包,怎的變成現在這副落魄的模樣了。

還有為何他的信寫出已有一年,石包現在卻才南下。

聽到鄧艾的疑問,石包先吃下一口麵餅,再忙不迭的喝下一口溫水,然後他看著鄧艾將他這段時日的遭遇都說了出來。

原來自那日棘陽城外雙方交換俘虜後,石包作為來自鄴城的縣兵,便被司馬懿打發回鄴城。

在迴轉鄴城的路上,石包藉機從隊伍中逃脫。

正如石包一開始所預料的那般,由於他的身份並不是正卒,所以他的消失並未引發魏軍的大範圍搜捕。

在這種情況下,石包順利的翻山越嶺一路南下來到新野城外。

可是當石包來到新野城外時,那時正值糜暘為躲避張溫等江東使臣離開新野,故而石包毫無意外的撲了個空。

但是石包並沒有氣餒。

明主麼,難追些也是正常的。

在這種心態的激勵下,石包又一路南下。

可是由於那時候他身上的乾糧都已經吃完,他只能一路上邊打獵邊南下。

這無疑是耗費時間的。

所以當他衣衫破爛的到達襄陽城外時,糜暘竟於前一日領軍離開了襄陽城。

在探知這個訊息後,石包氣的不停頓足嘆息。

他倒不是氣糜暘,他氣的是自己南下的速度太慢,就堪堪只差一日。

不過石包是個很有韌性的人。

歷史上他懷才不遇在鄴城賣鐵數年無所成後,又轉而去長安賣鐵數年,由此可見他心中的韌性。

這種性格的石包,當然不會輕易放棄追尋糜暘的步伐。

在知道糜暘率軍返回漢中的當日,石包就馬上亦從襄陽出發往著漢中進發。

而因為不熟悉道路再加上之前的教訓,所以石包一路上並沒有因為打獵耽擱時間,他在一路的問路之下不斷朝著漢中進發。

在石包的鍥而不捨之下,他終於在糜暘到達南鄭的當日,亦堪堪到達南鄭城外。

只是這樣境遇下的石包,現在會在鄧艾面前表現的如餓死鬼一般,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了。

這是真千里追主。

石包詳細回答了他這一段時間的遭遇,卻對他之前為何不及時南下的原因避而不談。

對於石包的這點小心思,鄧艾明瞭卻不戳破。

同為寒門出身的他們,都各自有著最不堪的過往,在這一點上沒必要求根問底。

鄧艾只是在聽完石包這段時間來的遭遇後,臉上流露出佩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