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4頁)
章節報錯
距離那一定會載入史冊的一日,已然過去十餘日的時間。
十餘日來,洶湧的漢水在南鄭城外的廣袤平原不斷喧囂,似乎是受到某人的指引,要盪滌盡天地間一切的汙穢。
及至近日,南鄭城外的漢水才漸漸退去,這才讓魏延、州泰、鄧艾等人有機會親自來到南鄭城內向糜暘覆命。
可在今日的覆命議會上,整個場間卻顯得十分安靜。
這源於與會的大小將領,都用一種敬若神明的目光在打量崇拜著坐在上首的糜暘。
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後世,人類都對大火及洪水懷抱著敬畏的心情,更何況當下?
自古以來,雖不乏有藉助天地偉力擊敗敵人的名將,可往往那些名將在完成此類壯舉後,除去會取得潑天的聲望之外,還會讓自己在世人的眼中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例如前幾年水淹七軍的關羽。
水淹七軍論戰果,與漢中大戰是不能相比的。
可是關羽憑藉著這一戰卻能威震華夏,甚至在死後民間還時常流傳著他的傳說。
除去關羽忠義無雙的品質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水淹七軍,是關羽藉助天地偉力打出來的一場大勝仗。
要知道當今的天子之所以有神聖性,源於在儒家“天人感應”的思想下,天子是天上神明在人世間行使權力的代言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有史以來藉助水之偉力擊敗敵軍的倒不是沒有。
但能在短短數年之內,相繼藉助水、火這兩大天地間最大偉力扭轉乾坤的名將,卻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
待傳至後世,還不知道後世會有多少文人墨客,成為糜暘的迷弟呢。
嗯,正如目前堂內的這些人一般。
眾人敬畏崇拜的目光很是熱烈,糜暘當然不是注意不到這一點。
注意到之後,糜暘用無奈的眼光看了呂乂一眼。
眾人之所以會如此從,除了驚歎於他的功績之外,還因為呂乂畫的那一幅畫。
原來精於繪畫的呂乂,將那一日城下洪水滔天,而他在城上張臂大笑的景象給畫了下來。
呂乂的畫技自不必說,可謂是栩栩如生。
而正是這栩栩如生的畫像,在被眾人看過後,引起他們陣陣驚呼的同時,更加深了他們心中對自己的敬畏崇拜。
當然被人敬畏崇拜是一件好事,只是凡事有個度。
好不容易等洪水退卻了,現在是商量己方大軍下一步的戰略的時候,整個堂內一片寂靜無聲算怎麼回事。
沒辦法,糜暘只能輕咳幾聲,稍微驅散了堂內的一些寂靜後,便開始直接點名問詢一些事起來。
糜暘先將目光看向剛從益州到來的鄧艾,他沉聲問道:“今番你從益州帶來多少援軍?”
面對糜暘的詢問,鄧艾不敢怠慢,他當即起身對著糜暘一拜後答道:
“從劍閣出發的大軍數量,總數在四萬之眾。
隨臣先期到達定軍山的大軍,人數大致在兩萬。”
彙報完後,鄧艾又說出了自己的推斷。
“若路上不曾有差錯的話,最遲到這個月底,剩餘的兩萬大軍亦將到達漢中。”
聽完鄧艾的稟報後,糜暘微微點了點頭。
四萬大軍人數眾多,山道又狹窄,哪怕諸葛亮再如何苦心安排,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將四萬大軍運至定軍山上。
不過援軍未全部到達,可月底至今也不久,這倒是不會耽誤他下一步的計劃。
在詢問完鄧艾援軍的具體情況後,糜暘又將目光轉向呂乂,他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