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三年十月,牂牁郡夜郎縣外。

猶記得在二月初時,鄧艾奉丞相諸葛亮之命率數千梁州軍進入牂牁郡討伐朱褒。

但不幸的是,鄧艾的大軍在一進入牂牁郡的範圍之後,便感染了瘴氣。

儘管感染的人數不多,儘管隨軍的孟獲及時找到了為梁州軍治療瘴氣的方法,但梁州軍的戰鬥力與軍心還是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影響。

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鄧艾的五千梁州軍遇上了更加棘手的困境。

從交州出發的上萬交州兵,在士徽的帶領之下來到了牂牁郡,並趁梁州軍軍心不穩戰鬥力下降的關口,憑藉著人數與地利優勢,漸漸對梁州軍形成了合圍之勢。

最重要的是士徽身邊的虞翻,為士徽提出了“四面楚歌”的計策。

在這個計策的影響之下,梁州軍的軍心更加低迷。

但幸運的是,當時梁州軍有著兩個優秀的將領——鄧艾與石苞。

鄧艾與石苞在經過商議之後,及時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穩定人心,並且率軍固守營壘,這才讓數千梁州軍沒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夜郎縣的局勢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第一點變化就是儘管朱褒有派人攔截道路,但幸虧鄧艾派出信使及時,還是有一位信使最後突出重圍前往益州郡向諸葛亮求援的。

在得知鄧艾大軍面臨的險境之後,諸葛亮大驚。

他有想過孫權會暗中協助南中叛軍,可他沒想到孫權會出動如此多的大軍,會如此的明目張膽!

諸葛亮大驚之後,當即便轉換了戰術。

由於雍闓剛剛大敗一場,諸葛亮決定打算先暫時放棄攻打益州郡。

他當即率領剛剛進入益州郡的近萬漢軍前往牂牁郡馳援鄧艾。

諸葛亮深知鄧艾大軍不得有失的道理,不然的話整個南中平叛的局勢都會被扭轉。

可縱算心中再如何擔憂,南中地勢險峻難行,諸葛亮大軍的行軍速度還是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等諸葛亮率領夜郎縣外的時候,離鄧艾向他求援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來,鄧艾幾乎每隔數日都在苦戰之中。

但幸虧梁州軍軍紀嚴明,加上鄧艾指揮有方,這才讓數千梁州軍在這一個月內,並沒受到致命的打擊。

而諸葛亮率領大軍到來的訊息,也很快被士徽所知曉。

當得知這個訊息後,士徽問計於虞翻,深通兵法的虞翻沒有讓士徽失望,他再度對士徽言道:為了防止交州兵陷入前後夾擊的境地,虞翻建議士徽當放開西面的包圍圈。

這是圍三缺一的戰法,既可讓漢軍的戰心有所下降,又可讓西面的交州軍不至於陷入被前後夾擊的境地中。

士徽也是看過兵法的,虞翻的建議讓他覺得十分符合當下的戰情,於是乎他便聽從了虞翻的建議。

由於士徽有意的放開包圍圈,諸葛亮的大軍得以順利進入夜郎縣的腹心之地,與鄧艾的大軍會合。

而當兩支漢軍合兵之後,代表著漢軍已經與敵軍有一戰的實力。

但諸葛亮生性謹慎,又或者說他心中有著其他盤算,面對諸將的請戰,諸葛亮並未應允。

在接下來的數個月時間之中,諸葛亮只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派出石苞返回梁州,向糜暘報一個信。

若說這第一件事眾人還不覺得奇怪的話,諸葛亮做得第二件事,則就是讓人看不懂了。

諸葛亮一方面不允許諸將主動出戰,另一方面也不率領漢軍徐徐後退到越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