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陽平關的安全,糜暘並未將全部兵馬從陽平關中調走。

在原先魏延率軍入陽平關之後,陽平關內的大軍達到八千之眾。

後來在伏擊魏軍的戰役中,哪怕漢軍佔據著種種優勢,但還是損失了一部分兵馬。

於是糜暘最後只是帶著四千軍士從陽平關朝著南鄭進發。

由於之前吃了情報延遲的虧,所以曹真在回到興勢後,便特地加強了對魏軍情報的管理。

對於糜暘身處的陽平關外,曹真更是佈置了許多斥候。

當糜暘領軍從陽平關出發的數日之後,身在興勢的曹真就得知了這個訊息。

在得知這個訊息後,原本躺臥在榻上休息的曹真一咕隆從榻上起身,並召集了諸將議事。

近段時間以來,曹真因為心中難以啟齒的痛,常常喜怒無常。

時常有軍士因為不小心觸怒曹真,而被活活鞭撻至死。

所以當諸將來到曹真的榻前後,許多人的心中都懷著忐忑的心情。

大將軍今日又是要屠哪座城了?

或者曹魏統治者對屠城一事顯得毫無心理負擔,但曹魏中不都是如他們一般麻木不仁之輩,許多魏將心中是對曹真的屠城之舉有著異議的。

畢竟曹魏又不是異族,況且曹魏又一向以華夏正朔自居。

哪有正朔王朝動不動屠戮本族子民的,這樣長久下去,天下人哪裡還會對曹魏的統治存在期盼。

只是懼於曹真的淫威,那些人心中並不敢將心中的異議當面提出。

就算再同情無辜的百姓,也不可能為此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的,這便是曹魏與季漢大臣最大的不同之處。

曹真不知道部分將領心中的想法,或者說縱算他知道了,他也毫不在意。

數十年來,在曹魏成就基業的道路,至少有百萬百姓死在魏軍勇士的長刀之下,現在只是又多添數萬生命而已,有什麼要緊的?

數月來的精心調養讓曹真恢復了不少元氣,但去勢的影響也逐漸體現出來。

第一個最大的表現就是,曹真的音色發生了改變。

儘管因為曹真已經成年多年,去勢不能讓他的聲音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但不可避免的是,曹真的聲音相比於往日還是顯得尖銳了些。

曹真不想旁人看出他的這點變化,於是在開口前他特地清了清嗓子,努力擺出一副如往日般威嚴的口吻言道:

“據探子最新來報,糜賊已經率軍離開陽平關,他所去的方向正是南鄭。

不知諸君對糜賊此舉有何看法?”

諸將聽到曹真的詢問之後,不禁都面面相覷起來。

本來按照情報所言,糜暘率軍前去的方向為南鄭,那麼從常理推斷,糜暘的目的在於支援南鄭。

可曹真為何還會多此一舉以此詢問呢?

那是因為之前魏延的騷操作就在不久之前發生。

在魏延騷操作的影響之下,現在魏軍諸將包括曹真,都對漢軍明面上表露出來的意圖,有著天然的懷疑。

魏延能做出來的事,眾人相信糜暘一定也有能力辦到。

曹真的詢問,並沒有人及時回應他,這讓曹真有些不滿。

曹真用手不斷用力的敲擊了幾下榻沿,表達著他心中的不滿。

曹真不善的態度,讓帳內的諸將心中又多了幾分惶恐。

之前得罪曹真的人,他們的屍體現在還被高掛在轅門上隨風飄擺著,那是曹真權威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