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漆黑的夜空之下,有一位年輕人正一直站在濃稠到幾乎化不開的夜色之中。
時值隆冬,哪怕是地處南方,但深山中的天氣卻也十分陰冷。
因為久久站立,這位年輕人的肩膀上都凝結出不少霜珠。
但哪怕再如何寒冷,這位年輕人還是巋然不動的一直站立著,好似今夜不見到他要見的那人,他就不離去一般。
這位年輕人便是鄧艾,而他要見的那人便是諸葛亮。
鄧艾為何一直要心心念念見到諸葛亮呢,因為他從諸葛亮近來的舉動中,看出了一些蹊蹺。
或許在南征之前,不管糜暘口中對諸葛亮如何尊敬,鄧艾還是如尋常世人一般覺得諸葛亮並無軍略之能。
但在這一年的南征生涯中,鄧艾卻透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諸葛亮的軍略,絕不在當世名將之下,甚至不在糜暘之下。
這樣的諸葛亮,會白白坐視漢軍陷入死境嗎?
當然不會。
鄧艾推斷諸葛亮很可能在謀劃著一個大局,一個足夠改變當下南中局勢的大局。
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鄧艾才會堅持的守住諸葛亮的帳外。
他知道若諸葛亮在接下來的局勢中是執棋者,那麼諸葛亮要想下好這盤大棋,他就必須需要一顆不畏艱險的棋子。
為了心中的野望,鄧艾不介意被人當做棋子,更不介意冒險。
而就在鄧艾久等之下,以為諸葛亮不會見他的時候,楊儀提著一盞微弱的燭火來到了鄧艾的身前。
沒有過多言語,楊儀對著鄧艾微微一點頭,鄧艾就懂得了這位諸葛亮心腹的意思。
當楊儀轉身之際,鄧艾就立馬跟在楊儀的身後朝著諸葛亮的大帳走去。
不久之後鄧艾就來到了諸葛亮的大帳之中,見到了諸葛亮。
在看到諸葛亮的一瞬間,鄧艾便下意識地對諸葛亮行禮,而在鄧艾行禮之後,諸葛亮搖手驅退了楊儀,讓鄧艾來到他的身前坐下。
諸葛亮的重視讓鄧艾的心中暗喜。
其實諸葛亮今夜能見他,就代表他之前心中猜想的一切都是真的。
只是在鄧艾坐下之後,諸葛亮並沒有馬上說話。
他用一雙睿智的眼神,不斷打量著坐在身前的鄧艾,良久之後一聲輕嘆從他的口中發出:
“你很聰明。”
這本來是一句讚賞,但在諸葛亮的輕嘆之下,卻讓這句讚賞的話語多上了幾分其他的意味。
諸葛亮又豈會不懂鄧艾的心思呢?
可諸葛亮並沒有拆穿鄧艾的心思,他在輕嘆之後便對著鄧艾繼續言道:
“當下我軍被敵軍三面合圍,你可有計略助我破敵?”
聽到諸葛亮這麼說,鄧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若沒有,他今日何必來此?
鄧艾抬起頭看向諸葛亮,然後語氣激動地對著諸葛亮言道:“敵軍雖眾,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敵軍為徹底圍困我軍,兵分三路佔據著夜郎縣通往外方的三處通道。
這從表面上看,是對我軍形成了合圍之勢不錯,但若細細思之的話,敵軍的這一舉措,反而將他們的力量分化為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