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得知了曹洪想出的計策之後,糜暘只覺有似曾相似之感。
歷史上鍾會伐蜀之時,漢中的陽平關便是在相似的情況下失守。
想到這一點,糜暘只覺得有時候世事真是奇妙。
不過再轉念一想,糜暘才發現,不是世事奇妙,只是人心如此。
曹洪提出的這個計策,除去能很大機率能拿下陽平關之外,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己方大軍的安全。
之所以曹洪的計策,會與歷史上魏軍採取的一致,不是他們跨時空般的心有靈犀,只是他們心中都天然的喜歡懷疑而已。
在心有懷疑的時候,還有什麼計策比這個更好嗎?
歷史上的傅僉因為不察,讓己身戰死,陽平關淪喪,這直接導致了整個漢中的淪陷。
可糜暘不是傅僉,曹洪以為他是螳螂背後的黃雀,但他卻不知道,糜暘是那個手持彈弓意欲射雀的獵人。
糜暘在沉思一會後,看著吳懿說道:“答應他。”
糜暘的這個決斷,讓在座的吳懿、法邈、呂乂三人驚訝的齊齊看向他。
最後還是吳懿大著膽子輕聲提醒道:“魏軍人多勢眾,若我軍要採取誘敵之計,萬一防範不及的話,可能會弄巧成拙。”
在座的三人皆是知曉兵法之人。
他們知道糜暘之所以會答應曹洪提出的計策,無非是想當那個隱藏在黃雀背後的獵手。
說白了糜暘是在施展誘敵之計。
可獵手之所以有信心對翱翔於高空的黃雀一擊即中,原因在於他手中有著犀利的彈弓。
同樣的是,曹洪之所以會認為這個計策保險,無非就是認為他的兵力多。
如果吳懿不按照他的計策去做,那吳懿自然是假意投降。
可如果吳懿按照他的計策去做了,那麼不管吳懿是真的投降還是假的投降,陽平關的城門一旦被開啟,以魏軍的人多勢眾,難道就不能強攻拿下來嗎?
這才是曹洪願意冒險的最大原因。
曹洪的想法瞞不住在座的吳懿三人,而他們三人對己方的兵力有著清晰的瞭解。
目前陽平關的守軍不過三千,這三千中至少有兩千要守在陽平關各處關隘。
也就是說,當最壞的情況發生之際,吳懿只能靠一千守軍在城門口硬抗數萬魏軍的猛攻,這樣的行為,在任何人看來都太過冒險了。
吳懿的提醒糜暘自然聽得懂,吳懿的顧慮他又豈不會不知道。
但他既然能做出這個決斷,那心中自然會有應對的辦法。
糜暘看向在座的吳懿三人,將心中的考慮說了出來。
“當今的局勢,無論是兵力、軍資,乃至於戰略空間,我軍都處於下風。
但我軍也有著兩大優勢。”
“我軍的一大優勢在於,目前漢中諸縣、要道皆在我軍的掌控之中,這可以讓我軍在漢中內部,甚至讓我軍在漢中與漢興之間進行快速的調動。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是一味的看著敵軍勢力壯大,不斷的擠壓我軍的生存空間。
在現在敵軍還未對我軍形成合圍之際,我軍應當充分利用這種優勢,進行各地之間大軍的快速調動。
不斷在運動中尋找戰機,不斷在運動中讓敵軍不知我軍的目的所在。
現在在漢中,我軍是不存在機動兵力,但在漢興,我還有五千大軍!”
糜暘口中提起的五千大軍,正是他之前派出去駐防漢興的魏延所部。
聽到糜暘提起魏延這支大軍,現在縱算是法邈也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