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清晨,劉禪就照昨日劉備的吩咐,以他的名義發出了那兩道詔令。
果然當劉禪的那兩道詔令發出之後,那兩道詔令就猶如清涼的冰塊一般,給當下成都城內躁動不安的人心,降了一次溫。
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這兩個佈置不能扭轉局勢,但只要能改善局勢,或者說只要劉禪能有相應的動作出來,哪怕他的動作作用不大,但對人心的激勵程度,也是會有著積極影響的。
這可是充滿熱血的亂世,不是後世鶯歌燕舞,偏安一隅的大宋。
當世怕的就是國有敢戰之臣,卻無敢戰之君。
尚書令馬良在收到劉禪的詔令後,臉上流露出笑意,然後以極快的速度執行起這兩道詔令中的內容。
諸葛亮雖然親自南征,但考慮到劉備的病情以及劉禪的能力,他在走之前還是給劉禪留下了一套完善的輔佐班子。
馬良便是這套輔佐班子中的臨時領袖。
馬良本人的能力是不俗的,他也不是沒見過大風大浪,但他在看到《伐蜀文》之後,還是不可避免的在心中升起了對漢中的擔憂之情。
連馬良都如此,何況其他大臣呢?
只是由於個人的身份敏感,過去幾日他將心中的擔憂掩蓋的很好。
馬良心中的擔憂一方面源於曹魏展現出的強大軍力,一方面便是對劉禪個人能力的不信任。
以馬良對劉禪的瞭解,這兩個佈置肯定不是出自他的主意,馬良也能明白劉備繼續隱於幕後的用意。
可太子,真的能成長起來嗎?
昨日劉禪在深宮內的做的事,今日一早便已經傳遍朝野。
可以說若不是這兩個佈置及時發出來,那麼成都城內,必然會已經有人開始私下聯絡曹魏。
左右逢源,不止是益州世家的本事,這對任何世家來說,都是一種天賦技能。
想到這,馬良不禁在心中長嘆了一口氣。
雖然劉禪的這兩個詔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住成都的人心,可這終究只是權宜之計。
況且孫權,難道真的不會在這時候出兵荊州嗎?
左將軍又真的能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打贏這場艱苦的戰爭嗎?
大戰一開,許多令人擔憂的事,都會自然地湧上心頭。
而這些充滿不確定的事,則不知道會在未來將剛剛復立社稷的大漢帶向何方。
是深淵,還是更廣闊的未來?
希望冠軍侯能對得起他的這個封號,再次打一場力挽狂瀾的大戰。
一如當年公安那般。
這不僅是馬良內心的期盼,也是當今天下所有心向漢室人內心中的期許。
冠軍侯,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在劉備教導劉禪用兩道詔令暫時安撫住益州人心的同時,領軍從南鄭出發的馬超,已經來到了陰平縣外。
陰平,位處在劍門關以北。
陰平是陰平郡的治所,但當初劉備拿下漢中後,諸葛亮曾與法正連攜考察漢中諸地勢。
在考察之下,他們二人一致發現,陰平是一個對漢中十分重要的地方。
原因無他,乃是陰平背後有一條數百里的險要小道。
要是陰平被敵軍佔據,只要敵軍主將是個善用奇兵的,那麼他便很可能率大軍從這條小道一路南下。
而當走完這條小道後,敵軍的主力便可徑直來到江油關下。
江油關是成都北面的一個關隘,離成都不過數百里。
若是敵軍主力突然襲至,益州人心必然動盪,在此情況下,江油關是無法守住的。
而一旦江油關落入敵軍手中,先不說成都是否有危險,只要敵軍人數夠多,就可以輕易封鎖漢軍北上支援的通道。
到那時候,兩萬梁州軍,就真的成了甕中之鱉了。
正因為陰平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不止諸葛亮與法正看重這個地方,就是在糜暘擔任梁州牧後,他也是多次派遣大軍前往陰平一地清掃當地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