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曹洪的聲音響起之後,眾人的注意力很快就匯聚到他的身上。

曹洪知道自己不受曹丕待見,所以他自從來到陳倉城中後,就一直深居簡出,除非曹真有召才會參與議會。

沒想到這時他竟然會突然發言。

而從曹洪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來,他對糜暘帶著深深的恨意。

這一切是因為曹洪的好兄長曹仁便是死在糜暘的手上。

這種恨意讓曹洪再也顧不得顧忌什麼。

見眾人將目光看過來後,曹洪解釋道:“我軍雖兵分三路,但卻並非各自為戰,乃是相互呼應的。

若大將軍兵圍南鄭之際,糜暘膽敢調動陽平關的守軍,那吾就會親率中路軍趁虛奪取陽平關。

到那時陽平關及漢中諸城盡皆喪失,哪怕糜暘守得住南鄭,那麼漢中還是賊軍的嗎?

而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又真的守得住南鄭嗎?”

曹洪說的雖是疑問句,但他的語氣卻充滿了篤定。

這是來自於一位經年宿將的判斷,自然讓許多人感到信服。

陽平關是天下雄關不錯,但陽平關的城防再堅固,也需要足夠的兵力去守備,不然奪取陽平關並不難。

而現在糜暘不正是處於缺糧又缺兵的境地嗎?

魏軍地大物博,兵力眾多,自然可以分兵進擊,採取靈活的作戰策略,可是在兵糧皆缺的情況下,糜暘是不具備這種條件的。

而魏軍雖三路分軍,但他們不是不互相統屬,他們有個最高指揮曹真,這就在指揮架構上保證了三路魏軍,不會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當曹洪將眾人的疑惑給解開後,眾人心中已經再沒了任何疑慮。

從目前的情況來說,楊阜提出的三路進擊之策,的確是目前魏軍征伐漢中的最佳策略。

而一直在觀察眾人神色的曹真,見眾人臉上不再有猶疑之色後,他便象徵性的詢問殿內眾人道:

“楊卿之策,諸君以為如何?”

待曹真的詢問傳遍大殿內後,大殿內的眾人紛紛拱手對曹真表示贊同楊阜的南征之策。

見眾人表示贊同,那麼曹真就再無半分遲疑。

他當即於主座上站起身來,用虎眼看著下方的眾多大魏肱骨,一錘定音地宣佈道:

“既諸君皆無異議,那我軍就憑此方略南征。”

說完這句話後,曹真看向早就等著心急的郭淮,朗聲說道:“郭淮何在!”

當曹真呼喚的聲音剛落,郭淮便立即從坐席上起身來到大殿之中。

在郭淮出來之後,曹真隨即下令道:“孤今拜你為徵蜀將軍,領軍二萬從武都進攻漢中郡。”

面對曹真的委任,郭淮不敢有絲毫遲疑,他深深地對著曹真一拜,口中鄭重地應道:“唯。”

在宣佈完對郭淮的任命之後,曹真便又將目光看向了在座的曹洪。

曹洪見曹真的目光傳來,儘管他乃是曹真的長輩,但在這時候他還是老老實實地來到大殿之中,等著曹真的任命。

而對於曹洪,曹真的委任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了一些。

“孤今任你為我軍中路軍主帥,領軍攻打敵軍之白水。”

這個任命還算中規中矩,可曹真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殿內的眾人有些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