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作為當世與洛陽齊名的兩大古都,它的規模是十分大的。

鼎盛時期的長安城,有12座城門及8條主要街道,其中最長的街道長達數千米。

儘管後來長安城久經戰亂,許多建築都遭受到破壞,但它的基本格局並未受到改變。

在當世的長安城中,宮殿、貴族宅第、官署等建築佔據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而它們都大多集中在長安城的中部與南部。

至於長安城中的市場,則全部集中在城內的西北方向。

由於長安城往來的商人過多,故而時至今日,長安城的西北角足有九座佔地甚廣的市場,時人稱之為“長安九市”。

長安九市的設立,代表著長安商貿行業的發達,也代表著當權者對商業活動的管制。

而這層管制,卻從另一方面讓華安收集情報的舉動更為便利。

因為長安九市都集中在一起,那麼一旦某個市場中出現不同尋常的事,那麼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九市的任何一處角落。

華安所開的藥材鋪並不大,他所開的藥材鋪也不在九市中最繁華的那幾座市場當中。

華安不想太過顯眼。

可是儘管他的藥材鋪所處的地段不好,但在商人的口口相傳之下,他很快就從其他的商人口中得知了魏軍正在大肆購買藥材的訊息。

或許目前魏軍的這副舉動,還只是在那幾座最大的市場中進行著。

但在華安有心的打探之下,他知道魏軍大肆購買藥材的舉動,很快就會波及到他所在的市場。

魏軍的這一點異動,讓華安在無人之時,激動的勐拍雙掌。

他先期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沒有白費。

但十數年的囚禁生涯,早就讓華安養成小心謹慎的性格。

他知道情報有時候就是一把雙刃劍,若是在某些方面出了差錯,那麼很可能會導致糜暘做出錯誤的判斷,這一點是華安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華安並沒有第一時間,將他打探到的情報著急的送往梁州。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華安利用他八面玲瓏的手段,不斷穿梭在長安九市中,進一步打探著魏軍的舉動。

“魏軍購買的藥材,大多是治療外傷的。”

“諸市正要求各藥材鋪儘快補齊貨源。”

“有些想囤積居奇的藥商,被魏軍捉走生死不知。”

...

種種訊息或在華安的打探下,或在華安的親身經歷下被他所得到。

商人的身份讓華安打探起情報變得如魚得水。

因為共享情報對於商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盈利手段。

唯有時刻關注政府的第一動態,才能為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

再加上華安乃是土生土長的徐州人士,他那一口純正的中原口音,更不會容易引起人的懷疑。

東海糜氏當年能成為徐州豪商,發戰爭財當初便是他們最重要的錢財來源之一。

在有著這種家傳之下,對於出身東海糜氏的華安來說,他想從眾多複雜的商業情報中,得出他想要的那個答桉並不難。

而在心中的那個答桉漸漸成型之後,華安就立即回到了自己的藥材鋪之中,召來了他的一位從弟。

身居敵境,刺探情報,這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

對於這樣危險的事來說,尋常的下人可以看情況就地招募,但身邊必須得跟著一兩位完全信得過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