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4頁)
章節報錯
儘管是在深夜之中,但是來自宮中的小黃門還是很快就找到了諸葛亮。
原因無他,成都中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是會經常熬夜辦公的人。
再加上今日白天發生了那樣的大事件,以諸葛亮公忠體國的性格,他今夜更加不可能會離開尚書檯之中的。
畢竟早一點整理出益州世家的罪證,那麼成都的風波就多上一分可能能儘快平穩過度。
只是諸葛亮雖然自己常常會為了公務熬夜,但是體諒下屬的他,是不會強留下屬留下來陪他一起辦公的。
就是諸葛亮這副一心為公及體諒下屬的初心,卻在一些有心人的編排之下變成諸葛亮愛獨攬大權的證據,真是可笑。
當獨自一人在尚書檯審閱眾多罪證的諸葛亮,得到小黃門的傳詔後,他的臉上一時間浮現了詫異的神色。
劉備很少會深夜急召他。
事出反常,這讓諸葛亮的心中浮現了不好的預感。
在這種不好的預感之下,諸葛亮連忙放下手中的竹簡,然後便連忙跟著小黃門往著皇宮內趕去。
在去往皇宮的一路上,諸葛亮都在猜測著,劉備是因為什麼事急召他。
聯想到白天糜竺的身體狀況,諸葛亮的心中隱隱有了一些推斷。
但是以諸葛亮對劉備的瞭解,他知道若單單是那件事的話,不足以讓劉備如此的。
百般思索之下,諸葛亮還是無法猜測出是何事讓劉備要如此著急見他,所以他只能暫時壓下內心的疑慮。
反正一會見到劉備,就什麼事都明瞭了。
只是當諸葛亮在小黃門的帶領下見到劉備的時候,他臉上的震驚之色愈加濃厚,他幾乎是脫口而出問道:
“陛下,您沒事吧。”
問完這句話後,因為內心中的擔憂,諸葛亮一時遺忘了君臣之間的界限,急忙趨身來至劉備的身前。
不怪諸葛亮有這種反應,實在是劉備現在的狀態算不上好。
隨著糜竺的逝去,劉備似乎不想自己的寢殿太亮堂。
在他的命令之下,寢殿內的許多燭火都已經熄滅,所以這時候他的寢殿顯得頗為幽深。
除此之外,劉備悲痛之下,冠帶下的長髮都有些鬆散,整個人的神色顯得十分萎靡。
當然最重要的是,當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正好在端著一碗湯藥飲用。
劉備的這種種表現,足以說明他現在是身體抱恙的。
這才是他急召諸葛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劉備見諸葛亮關心的趨行至他的身前,他悲痛的臉上終於浮現了一絲笑意。
只是一想到糜竺的離去,劉備還是心如刀割,他放下手中的湯藥,看著諸葛亮語露悲切的說道:
“糜君走了。”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諸葛亮卻從劉備的語氣及他現在的神色可以看出,劉備的心中現在有多難受。
想來劉備之所以身體會抱恙,與糜竺的離去有著很大的關係。
劉備的身體最近本來就算不上好,這一點劉備曾經告訴過諸葛亮。
再加上在注重情義廉恥的當世,悲怒這兩種情緒的劇烈起伏,是能直接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的。
過往不知有多少英才都是死在了這兩個字上。
而以劉備比常人更看重情義的性情,這一點只會對他的身體健康影響更大。
想到這諸葛亮臉上的擔憂之色愈發濃厚。
諸葛亮上前拿起劉備放下的湯藥,在將湯藥重新遞到劉備的身前時,他關切地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