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備建立漢朝以來,身為太子的劉禪雖然尚年少,但因為他的身份,他始終都是朝野上下的關注點。

大司農孟光曾多次問過尹籍劉禪的性情與喜好,並想聽聽尹籍對劉禪的具體看法。

尹籍善以識人聞名,又是劉禪的太傅,再加上尹籍品格高尚,所以他的回答是十分具有參考性的。

可是在孟光的多次詢問之下,尹籍只是備言劉禪禮賢下士,有古君子之風。

孟光對尹籍的這番回答並不滿意,他對尹籍言道:“像您說的這些,都是普通人所應有的;我今天所要問的,是想知道太子的權謀智術怎麼樣。”

孟光性情疏直,是當今大漢中難得的諍臣。

他問這些,也只是出於關心大漢未來。

尹籍也知道孟光的目的,不過他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孟光的這個疑問。

在尹籍三番兩次的避而不談之下,孟光也就懂得了大概是怎麼回事了。

而儘管孟光並沒有將這件事宣揚出去,但是孟光會打探的事別人也會打探,許多大臣知道的並不比孟光少。

所以目前整個大漢朝野上下,基本都知道劉禪仁弱不善智術的性格特徵。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今日這十數位大臣才會敢如此“肆無忌憚”。

劉禪是儲君,他們就是欺負劉禪不明事理。

一旦在他們的誘導下劉禪說出糜暘的新政是錯的這種話,那麼這將會給糜暘的新政帶來巨大的打擊。

只是讓這十數位大臣沒想到的是,本來一切都在他們設想的發展,劉禪明明開始被他們忽悠的搖擺不定了。

可是沒想到李邈這個老六直接一句話惹怒了劉禪。

這十數位大臣或許不知道劉禪生氣的點在哪裡,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劉禪盛怒之下嚇得全部匍匐身體,再也不敢正視劉禪。

漢家太子雖接受儒家教育,但他們狠起來亂殺人的也不是沒有。

別忘了劉禪可是漢孝景帝的後代。

相比於其他大臣嚇得匍匐在地,李邈的表現更加難堪。

身體上被竹簡所砸產生的痛感,讓李邈疼的齜牙咧嘴的同時,也讓他內心中的恐慌情緒正不斷累積。

這太子與外界盛傳的那般,並不一樣呀。

不是說他幾乎都不會發脾氣嗎?

看著因為自己發怒而全都嚇得驚慌失措的眾臣,劉禪雖然眼神中有著不忍浮現,但他臉上的憤怒情緒卻一點都沒有降低。

他方才的舉動,完全違背了往日中諸多師傅對他的教導。

不過儘管如此,劉禪也不會對方才的舉動後悔。

他知道自己沒有諸葛公那般非凡的才智,他也知道自己沒有父親那般明辨是非的睿智目光。

這導致了他剛才的確對十數位的大臣進諫產生了動搖。

但是他卻知道,有些人是絕對不會背叛,欺騙他的。

當日同樣就在這座大殿中,他與他的表兄擊掌相誓,許諾兩不相負。

至死不渝的誓言音猶在耳,他又怎麼可以懷疑他的表兄呢?

這樣的事,他絕不會去做。

或許他看不出糜暘為何會突然開展新政,也不懂為何糜暘的新政引起這麼多人的抨擊。

但他卻知道,誓言一經許下,那是一日,一年,一輩子都不可以反悔的。

劉禪現在猶如一隻張牙舞爪的幼龍一般,由於心中的憤怒,劉禪手指著跪地的那十數位大臣,無差別地開始痛罵起來:

“冠軍侯為大漢浴血奮戰的時候,你們在哪裡?冠軍侯為大漢擊退敵人,揚我大漢國威的時候,你們又在哪裡?

現在冠軍侯身為梁州牧,他只是要施展新政而已,你們卻全都跳出來中傷誹謗他,你們簡直是居心叵測,可惡至極!”

劉禪自幼由名師教導,所以他罵人的技術明顯不咋的。

只是從他的語氣中,足可以聽出他現在內心中的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