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糜芳與關羽開始商量起糜暘的婚事時,糜暘這個主人公卻已經來到了江陵城中。
漢、魏兩軍交換人口一事漸漸步入了尾聲,糜暘在南歸的民眾中已經招不到太多兵源了。
直到現在,糜暘總共方才招募了不足四千左右的新兵。
想來等整場兩軍交換人口的大事結束之後,糜暘最多隻能從其中招募到五千左右優秀兵源。
其實這段時日以來,南歸的民眾已經將近有十萬之眾。
只不過儘管基數龐大,但其中大多是老弱婦孺,再加上糜暘徵兵的要求頗為嚴格,一般的青壯還入不了他的眼,故而他最後只能招募到如此多的新兵。
五千新兵加上已經正式歸入糜暘麾下的一千五原公安士卒,糜暘一萬的大軍編制,還差三千五左右的數量。
這些兵源,糜暘打算從那些吳軍降軍中獲取。
糜暘與吳軍一共打了三場硬仗,第一場是糜暘與孫桓的對戰,第二場是糜暘引君入甕的伏擊戰,第三場便是戰績最豐碩的公安夜襲戰。
在那三場戰役中,第一場糜暘俘虜了三千左右吳軍俘虜。
第二場入城的吳軍基本全軍覆沒,第三場糜暘最後俘獲了近萬吳軍。
所以總共三場算下來,糜暘一共俘獲了一萬三左右的吳軍。
孫權可沒有實行錯役制,所以這些吳軍俘虜,糜暘大多可放心食用。
另外經過那三場大戰,糜暘的威嚴在吳軍俘虜中已經可謂十分深重,這亦有利於糜暘將來統率他們。
吳軍步卒除了山越兵之外,大多出自丹陽郡,丹陽步卒甲天下,本身就是極好的兵源。
之前在江陵城中的魏軍俘虜不斷北還之後,公安守將李嚴就逐漸將公安城中的萬餘吳軍俘虜,紛紛押往江陵城中。
故而為了招兵,糜暘前日就從襄陽城南下,來到了江陵城中。
現在的南郡太守是陳到,陳到見糜暘南下是為了招兵,身為糜暘叔父的他二話不說,立即全力配合糜暘的招兵工作。
只是對於這萬餘吳軍俘虜,糜暘還需要進行篩選。
這一萬餘的吳軍俘虜,身體素質大多是沒問題的。
糜暘在意的是他們的來歷以及成分。
糜暘定下「三不收」的原則。
「主將未死者不收,山越士卒不收,有妻子在江東者不收。」
這「三不收」的條令,更多的是為保證招募來的吳軍士卒的忠心。
江東兵制是私兵制,這就導致了吳軍士卒大多是他們主將的私產。
在這種兵制下,吳軍士卒與他們主將的感情是很深的。
要是將那些主將未死的吳軍士兵不經審查,就貿然收入他的部隊中,來日這些吳軍士卒是有可能會偷偷跑回江東的。
最重要的是,要是他們的主將還活著又正好亦被糜暘收入了他的部隊中。
那麼一旦這樣的主將心懷不軌,那麼等於是在糜暘的部隊中埋入了一顆顆定時炸彈,這樣的風險糜暘不想去冒。
….
而糜暘只想要丹陽步卒,那是因為山越步卒與丹陽步卒相比,顯得更為野性難馴,在有著更好的選擇之下,糜暘沒必要去選擇山越步卒。
至於糜暘所要求的那最後一點,則是為了保證他收入麾下的吳軍俘虜,在江東沒有任何牽掛。
這樣他們將來才會在糜暘的麾下,心甘情願的跟隨他征戰四方。
等在東三郡穩定下來後,糜暘再親自為他們進行婚配,為他們分配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