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1/5頁)
章節報錯
在等待糜暘歸來的時間之中,在劉備王命之下,上萬漢軍在城外臨時搭建起一個大帳。
在大帳搭起之後,在各自將校的指揮之下,上萬士卒分佈大帳周圍守衛。
而在城外的百餘公卿大臣,亦被劉備迎入了大帳之中安坐。
雖已經到春季,但成都城外的天氣依舊寒冷,劉備並不想讓他的大臣們,繼續站在寒風之中。
只是在讓諸位大臣進入避寒的大帳之中後,劉備自己卻帶領著諸葛亮來到了大帳外的田野邊上,看著田畝中的百姓勞作。
許多在田畝中的百姓注意到了劉備與諸葛亮的到來,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兩人的身份是什麼,只知道不遠處被眾多護衛守衛的這兩人,身份一定很不同尋常。
在意識到這點後,許多百姓紛紛不敢直視劉備與諸葛亮,他們將所有的目光都注視在腳下,專心著忙著自己的事。
眾多百姓一俯一仰之間,汗水從額頭低落在腳下的田間,這辛勞的一幕落在劉備的眼中,令其的心情變得很好。
劉備手指下方的百姓對著諸葛亮言道:「中平以來,天下喪亂,孤一直以為,天下之所以會發生動亂,乃是因為民心亂了。」
「而那些便是民心!」
劉備的手指指向百姓手中的稻苗,對著諸葛亮言道。
對於劉備此語,諸葛亮的臉上浮現笑容。
諸葛亮對著劉備一拜道,「若非有大王,益州今日不會有這番場景。」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放聲大笑起來,劉備眼中流露笑意對諸葛亮言道:
「孔明,縱使孤有匡濟天下之心,但若是沒有孔明的經世之才襄助,孤亦無法取得如今這番功業。」
在笑完之後,劉備看著眼前勞作的百姓,他好像回想起他的小時候。
他對著諸葛亮繼續言道:「孤自幼早孤,那時涿郡時常有異族擄掠,母親不敢帶孤外出勞作。
因此孤從小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十分艱苦。」
「那時候,孤就想著,要是有田地可以耕作自給自足,那孤就心滿意足了。」
「後來世事變遷,孤應國家相召,從軍為國家效力,及至今日。」
「當年的一懵懂孩童,成為了今日的漢中王。」
說到此,劉備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可置信的語氣。
哪怕是在說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也沒想到自己今日會取得這樣的成就。
在天下三大諸侯中,唯有劉備才算得上少時窮苦之輩。
曹操雖出身閹豎家庭,但曹家在曹騰開始便是鉅富之家,從小衣食不愁。
孫權雖年幼喪父,但他有個好兄長孫策,在孫策的照顧下,他從小亦沒吃過什麼苦。
或者說在當初割據天下的十八路諸侯中,誰的出身會比劉備更窮苦呢?
「但孤雖然如今貴為漢中王,孩童時的夢想卻依舊沒有忘。」
「當年之劉備,猶如今日之眼前百姓,所求者不過薄田幾畝而已。」
「有此,心足安定。民心安定,天下就安定了。」
「只不過讓孤不明白的是,如此淺顯的道理,為何有些人就不懂呢?」
說到此的時候,劉備的笑意已經消失不見,他的臉上已經掛上冷意。
「當初季玉治益州,妄施德政,以小恩小惠拉攏人心,用美好高位尊寵臣下,導致益州諸豪族紛紛僭越法度,積重難返。
「孤自入主益州以來,訓章明法、勸善黜惡、儒法並用,多次宣明己心,想的便是益州士族豪族能與孤一起同舟共濟,共同興復漢室。」
「但人心難測,無論孤如何作
為,依然還是有些國之蛀蟲,仰仗名望,做出殘民自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