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4頁)
章節報錯
孫登,吳郡富春人,乃是驃騎將軍孫權長子。
孫登生母地位卑賤,不知姓名,在孫登出生後,年近三十才有子嗣的孫權十分欣喜。
他因為對這個長子的寵愛,在孫登出生後就將孫登交予了他當時的正妻徐夫人撫養。
孫權此舉,無疑是在抬高孫登的身份,意在眾臣面前宣告,孫登就是他的嫡長子。
徐夫人,吳郡富春人。吳郡豪族徐琨之女,又稱徐妃。在孫權的謝夫人卒後,成為孫權第二任妻子。
徐夫人最初嫁予吳郡陸氏的陸尚,陸尚死後處於單身。建安七年時,徐氏被聘為孫權妃。
在之前徐夫人父親徐琨,在攻打廬江的戰爭中立下大功得封廣德侯,後來卻在江夏一戰中意外身亡。
徐琨是孫權表兄,所以其實徐夫人相當於是孫權的表侄女。
當初孫權見徐夫人美貌,便不顧徐夫人寡居和有著血脈關係的身份,聘其為妻。
後孫權對徐夫人的寵愛漸漸失去,於建安十七年將其廢黜正妻身份。
雖然至今年徐夫人已經失去了孫權正妻的身份,但孫權這時並未再立正妻,所以孫登名義上還是孫權的嫡長子。
孫登的成長經歷,與當年曹操的嫡長子曹昂有些相似。
因為孫登嫡長的身份,再加上如今孫權膝下只有兩子,而次子孫慮又自幼體弱多病,所以孫權對孫登是極為寵愛。
可以說孫權目前是將繼承他大業的希望,都放在了孫登身上。
所以當陸遜提出要將孫登送到荊州當質子的時候,孫權才會那麼驚怒。
這是江東的「太子」呀!
只是雖然孫權愛子情深,情感上與理智上都極為不捨孫登去往荊州,但為了守住他孫家的基業,孫權亦只能忍痛割愛了。
誰叫他經歷了一場公安之敗呢?
當孫權命吳範回建業將孫登接來的同時,他同日命諸葛瑾急速回轉襄陽,將他送還長沙、桂陽二郡及奉送質子的新提議告知劉備。
諸葛瑾從夏口上船,逆流從漢水西上,數日後就來到了襄陽城外。
而劉備在知道諸葛瑾這麼快就回來之後,他心中就知道孫權應該是妥協了。
否則若是孫權沒有妥協的意思,他根本不會命諸葛瑾迴轉,應該是積極備戰才是。
在知道孫權有妥協的意思之後,劉備于帥帳中再次召見了諸葛瑾。
諸葛瑾在一見到劉備之後,就將孫權提出的新條件告知給了劉備。
而劉備在聽完孫權在將割讓江夏一事,轉為奉送質子之後,他臉上浮現了沉思之色。
他令諸葛瑾暫且退下,他要與帳中的群臣先商議一下此事。
等諸葛瑾退下後,劉備就將孫權提出的這個新條件問詢群臣,問他們有何看法。
在劉備詢問之後,帳中群臣頓時意見不一。
有的大臣認為應該堅決不接受孫權的任何條件,等今年秋收過後,就立即征伐江東報仇雪恥。
….
有的大臣認為就算要接受孫權請和的提議,那麼亦務必要讓孫權割讓江夏。
這樣才能讓孫權時刻生活在兵鋒威脅之下,再不起爭奪之心。
還有的大臣是認同孫權提出的新求和條件的。
這類大臣文以馬良為主,武以趙雲為主。
趙雲出拜對劉備諫言道:「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操雖退卻,然其狼子野心,遲早行篡逆之事。」
「大王應養精蓄銳,早圖關中,尋得良馬,再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