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1/4頁)
章節報錯
丁封見糜暘臉上的笑意消失,他以為糜暘是生氣孟達讓一眾漢軍高聲呼喊他為盧陽鄉侯這件事。
但丁封不知道的是,糜暘並不是因為這個生氣。
孟達所做的這件事雖然顯得頗為高調,但糜暘卻不如滿寵與夏侯尚一般,覺得孟達有多大的錯。
滿寵與夏侯尚是覺得,旁人如此高調慶功也就罷了。
但是孟達的身份是頗為敏感的,他之前就曾犯下罪過過。
再加上孟達本身就是一個降將。
有著如此敏感的身份,滿寵與夏侯尚覺得孟達不該如此高調,應該時刻夾緊尾巴做人。
正如在曹魏的張遼、張郃等人一般。
可是糜暘卻不這麼想。
自劉邦建漢以來,漢朝臣民建立功業的心理訴求一直十分強烈。
在這種為當世普遍價值觀的心理訴求下,孟達因為立下偌大功勞而高調慶功,是可以得到世人理解的。
而且糜暘作為孟達的上司,更作為益北軍事區的都督,他反而覺得孟達的這副做法,還可以刺激起他帳下其他諸將的立功之心。
至少從孟達所做的這件事來說,糜暘無有怪罪他的意思。
畢竟糜暘又不是要打造一個人人皆聖人的政治團體,他要打造的是一個可以輔左他建立功業的班底。
糜暘真正感到不喜的是,孟達有因私廢公的舉動。
南陽郡的地圖就在糜暘的背後高掛,南陽郡的地形他早已經熟記於心。
當糜暘聽到丁封說孟達經過冠軍侯國時,他第一時間便反應過來——孟達特地繞路了。
孟達繞路的原因糜暘現在已經知道,但是孟達的這個行為卻讓糜暘不喜。
當初劉備給糜暘下達的詔命是,儘快將夏侯尚等人押運到新野城中。
由於劉備的急切,糜暘在手令中的語氣也頗為急切,並且他還在手令中註明這是劉備的意思。
孟達作為糜暘留守西城的大將,丁封到達西城後肯定是會將手令第一時間交給他的。
孟達又不是傻子,他怎麼會看不出糜暘與劉備的急切?
更何況那封手令與其說是糜暘的軍令,還不如說是劉備的天子詔令。
在這種情況下,孟達為了個人的原因,竟然還敢特地繞路?
最為重要的是孟達特地選的那條路線除去會耽誤時間外,還經過了許多大漢的新佔縣城的區域。
甚至在冠軍侯國的不遠處,還有幾座縣城是忠於大魏的。
若不是這個原因,當初丁封得知州泰被人舉告有謀逆之心後,又豈會那麼果斷將州泰拿下?
相比於更近的那條路線處在漢軍的絕對控制範圍中,孟達所選的路線在安全性上是大大不如它的。
要知道孟達押運的可是一眾曹魏高官,並且押運的漢軍並不多。
要是在半路上有曹魏細作提前得到訊息,設下伏兵想要救出夏侯尚等人,那該是一件多危險的事?
曹魏是缺少水軍,不是沒有!
孟達是通曉兵略的人,他又怎麼會不知道這點呢?
明明無論從各方面來說,另一條押運路線都是最佳的,但是孟達還是要選擇冒險從現今這條路線來新野。
從這一點足以證明,在孟達的心中有時滿足他個人私心,比上司交給他的公務更為重要。
因私忘公,這樣的下屬糜暘怎麼會喜歡?
孟達一心想著要抱緊糜暘的大腿,但此時的他卻不知道,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讓糜暘開始對他感到不喜了。
只是孟達剛剛立下大功,若是糜暘因為此事就對孟達嚴懲的話,倒也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