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嘴中吐露出的只有這八個字。

但就是這八個字,讓大殿中的一眾久經風雨的曹魏柱國之臣,全都陷入震撼之中。

更是一瞬間將所有大臣的注意力都從曹丕的身體狀況上移開,轉而關注起當下魏軍面臨的危險境地。

不是這數十位大臣沒有經歷過風雨,實在是曹丕的這個八個字帶來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在之前宛城中的諸位大臣或有猜測魏軍一定敗的很慘,但他們沒想到七萬魏軍不是敗的慘,而是到達了全軍覆沒的地步。

全軍覆沒並不是說七萬魏軍全部戰死,而是指這七萬魏軍完全被打崩。

在一段時間內縱算有部分魏軍逃回,那基本上也很難轉換為戰力的了。

全軍覆沒是冷武器戰爭中,一軍戰敗後最為慘烈的一種戰果。

而對於一眾曹魏重臣來說,當那七萬魏軍當中有著三萬曹魏中軍時,這種慘烈戰果所帶來的震撼感,更讓許多大臣臉上浮現驚懼之色。

更有甚者一些魏國大臣的臉色,就如死了父母一般難看。

就連之前在心中猜測魏軍會戰敗的劉曄,在得知魏軍竟然敗的這麼慘後,他臉上的震撼之色也一點都不比旁人少。

而大殿中的劇烈嘈雜聲,一部分是由魏國重臣口中發出的驚呼聲所致。

一部分是一些尚算沉穩的曹魏重臣,在開始激烈討論起當下的戰局。

正如當年漢中之戰時魏軍戰敗後,一眾魏國肱骨圍繞在曹操的下方,相互商討著接下來魏軍該何去何從一般。

在很多大臣的心中,他們都以為漢軍在取得大勝後,接下來肯定是會一鼓作氣繼續攻打宛城的。

當年漢中之戰的情形,與現今的襄樊之戰頗為相似。

一樣是魏軍的前線主帥夏侯淵戰死沙場,一樣是魏軍在戰鬥中死傷數萬。

唯一有所區別的就是,在現今的襄樊一戰中,曹魏中軍還損失頗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殿中的眾臣之間的商議,與當年南鄭城中的那場商議相比,顯得更為激烈。

只是再激烈的討論總有漸漸平息的那一刻。

在曹丕坐在御座上默默看著下方的臣僚你一言我一眼時,在激烈嘈雜的討論之下,有一種言論漸漸戰局上風。

因為與當年漢中一戰的情形相似,所以很多大臣都不自覺地想起了當年,曹操是如何做的。

曹操的做法很簡單,既然魏軍在短時間內無法擊敗漢中郡內的漢軍,那麼他不如以退為進。

儘量遷徙走漢中的人口,然後放棄漢中這個戰略要地。

在這種想法漸漸在大多數大臣的腦海中浮現後,一種建議曹丕效武帝故事的提議開始出現在曹丕的耳邊。

只是在曹丕聽到諸多大臣們的這個建議後,他的臉上卻浮現一種怪異的潮紅。

這種怪異的潮紅,在象徵著他心中的慍怒。

在服下那種藥物後,曹丕不止感覺到整個人的身體狀態都有了良好的改善,

甚至他的思緒,也變得比以往更加敏銳起來。

在這種敏銳的思緒下,曹丕記起了曹操生前對他的殷殷囑咐。

在那眾多的殷殷囑咐中,曹操便多次對曹丕提及到宛城的重要性。

這座規模不下於鄴城的城池,那可是中原一地防備南方的最重要屏障。

宛城已然不算是曹魏的戰略要地,而是生死要地了。

似這種地方,他豈能輕易放棄?

他今日召會群臣是要他們為他出謀劃策抵禦漢軍的,不是讓他們來毀壞大魏基業的。

但是雖然心中有著這種想法,殘酷的事實卻讓他在聽到這種提議後,內心在隱隱產生著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