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軍剛剛取勝的時候,因為雙方的傷亡戰況及俘虜的人數還未統計出來。

再加上那時關羽急著想拿下樊城,所以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派出報捷的信使前往襄陽。

於是糜暘所派出的信使,便是攜帶著兩個訊息來到了襄陽城中。

在得知前線有全身帶血的信使回來後,劉備不禁大笑出聲。

這場仗,漢軍打贏了。

今日漢魏兩軍開戰,劉備是知道的。

而按照常理推斷,今日一戰若是漢軍戰敗的話,那麼漢軍的潰軍一定是會渡過漢水逃回襄陽的。

但是目前劉備佈置在漢水沿岸以備不時之需的漢軍,並未有噩耗傳來。

反而是有信使從樊城外而來,那麼這個信使要稟報的是什麼戰報,劉備一想便知道。

為了保證今日一戰的順利進行,在之前的時間中,劉備並沒有主動派出使者,前往漢水北岸的漢軍大營問詢。

但劉備有這種行為,並非是他不憂心前線的戰況,相反的是,他對前線的戰況很是憂心。

因為相比於關羽等人,劉備才是目前大漢的最高統治者。

劉備所建立的大漢,從實際上來看是一個新興的王朝。

但從客觀環境來說,因為劉備建立的王朝用的是「漢」的國號,所以可以說自這個王朝建立尹始,它一定程度上便成為了天下間有野心的人的共敵。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興大漢的國祚根基是不穩的。

更別說大漢的國力現今還很弱小。

而今日的一戰,幾乎集結了大漢目前的大部分精銳。

今日的一戰,等於是這個新興的大漢賭上國運的一戰。

這一戰大漢若打贏了,那麼代表著新大漢的國祚初步穩定,代表著天下間的格局邁入一個新程序。

這一戰大漢若是打輸了,那麼本來底子就薄的大漢,很可能頃刻間就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有著這樣的後果在,怎麼會不讓身為漢帝的劉備感到壓力巨大,憂心忡忡呢?

在以往的時間中,劉備為了穩定軍心,雖然表面上表現的平靜如水,但他的內心卻很是波濤洶湧。

年逾六十的劉備,在這段時間以來,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

在這樣的壓力與不安下,劉備今日一直心心念念等著前線的戰報。

而在推斷出今日一戰是大漢取得勝利後,一種巨大的愉悅感,激動感瞬間包裹住劉備的心扉,讓他不由得大笑出聲。

當年的漢中一戰,讓他有了稱王的資本。

今日的襄樊會戰,讓大漢有了正式立足世間的資本。

劉備覺得今日真是雙喜臨門,關嫣在生產中母子平安是一喜,漢軍取得會戰的勝利又是一大喜。

在內心中的喜悅之下,劉備在看了一眼院落中之後,便帶領著一眾侍臣朝著大將軍府中的大堂而去。

樊城外而來的信使,正在那裡等著他。

….

因為內心的喜悅,老當益壯的劉備今日的腿腳比以往更快捷不少。

甚至他後方的一些年輕的侍臣,都有些跟不上他的步伐。

在健步如飛之下,劉備很快就來到了大堂之中。

而在劉備的身影出現在大堂中後,糜暘派來的信使很快就對劉備行禮,然後將他要稟報的第一則訊息告知給劉備。

正如劉備所推斷的那般,今日的襄樊會戰是漢軍取得大勝了。

雖然具體的傷亡統計及俘虜人數還未統計出來,但單單看漢軍已然奪下樊城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在這場大戰中,魏軍敗的有多慘。

而當信使將漢軍獲勝的訊息在大堂中當眾說出來後,大堂中在列的一眾漢臣臉上都流露出難以抑制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