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劉備對著馬超說完那句話後,馬超再不遲疑,他在對著劉備一拜後,馬上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大堂之中。
馬超在向外的走的時候,他的後背亦挺直了不少。
而在馬超走出大堂之外後,劉備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看著馬超頭上那大半還是黝黑的長髮,嘴角帶著笑意的他,眼中卻浮現一些若有所思之色。
劉備看向費禕,問他道:「驃騎將軍今年貴庚?」
費禕能被劉備看重,除去他本身機智過人之外,還因為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在稍微回憶一下之後,費禕便恭謹地回答劉備道:「若臣未記錯的話,驃騎將軍今年四十又五。」
聽到費禕的回答後,劉備想想自己的年紀,他這才發現馬超竟然比他年輕十幾歲。
在當世,十幾年的時間,幾乎是一代人的差距了。
想到這的劉備從身前的書桉上拿起一封奏表,這封奏表是丞相諸葛亮寫給他的。
在這封奏表中,諸葛亮並未談及公事。
深受劉備負責留守國都的他有著臨機處置一切之權,無須將成都的政事千里迢迢上奏給劉備。
諸葛亮給劉備所寫的這封奏表,乃是談及太子劉禪最近的表現的。
在正式將劉禪立為皇太子後,劉備就愈發重視對劉禪的教育。
他不僅委派多位大臣擔任劉禪的老師,更是在離開成都之時囑咐諸葛亮,要為他盯緊劉禪的學業表現。
而目前天下未定,四海糜亂,所以劉備對劉禪的教育就不可能單單只是經書典籍方面。
相反劉備一直很重視,劉禪在權謀智術方面的教育。
但可惜的是,根據諸葛亮及其他心腹之臣的彙報,在這方面,劉禪的表現一直很不好。
或許在旁人面前,諸葛亮為穩定人心還會稱讚劉禪。
但是在與劉備的奏疏往來中,諸葛亮可謂是直言不諱。
「太子有仁愛之德,少有機變之智。」
儘管諸葛亮的評語已然算的上很委婉,但劉備還是從評語中看出諸葛亮的真實想法。
而諸葛亮的真實想法,與他心中的不謀而合。
天下未定,智術為先,而依照阿斗目前表現出的智術,將來可以統御天下,震懾群臣嗎?
例如在自己去世之後,阿斗能如今日的自己一般,輕易的鎮住馬超嗎?
其實劉備知道馬超不會對他百分百忠心,但在他看來,這又如何?
隨著地位的不斷提高,現在身為開國之君的劉備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
當他處在帝王這個高位之時,他最先考慮的是一個人是否對他有用,而非是簡單的忠心問題。
但劉備能有這種表現,乃是他心中對自己的威望以及手段有著自信,但是阿斗可以嗎?
劉備的心中開始對這件事深深的憂慮起來。
現在劉備終於明白漢太祖當年,為何要抱著高齡之軀,不辭辛苦地對付英布、彭越。
不是太祖沒有信心震懾住英布與彭越,是他擔心他的後繼之君沒辦法做到這點。
他今年已經六十歲,甚至再過不久,他就要邁入六十一歲的高齡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不得不對一些事開始進行考慮。
當然劉備雖有漢太祖之風,但他的一些行事卻不如漢太祖那般狠辣。
若是劉邦現在在位,為了以防後患,肯定是要將他所忌憚的人進行物理毀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