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主座上看著群情激湧的諸將,方才拍裂一張奏桉的張遼,臉上的怒氣卻反而有些消散。

在方才自己被作為主要辱罵物件之時,雖有部分將領對他這個主將被欺辱感到十分氣憤想要請戰,但是那時畢竟只是部分將領而已。

剩下的大部分將領即使臉上浮現氣憤的神色,但卻從未起身想要領兵擊退張飛。

但現在在張飛開地圖炮的舉動之下,他將整個大帳中所有魏將的請戰情緒都點燃了。

而且點燃的很高漲。

沒辦法,若說張遼面對張飛“曹丕毒害孝愍帝”一事,還能以那時出鎮地方為理由推脫的話。

目前大帳中的絕大部分將領,可都是中軍將領。

身為日夜拱衛曹氏父子的親信將領,有些事他們肯定做過。

只是諸將的這副反應,卻讓張遼憤怒的心情有些冷靜下來。

若是尋常的大將,這時已然率軍出營與張飛對戰了。

但是張遼能以一降將的身份,爬到現在的位子,他可不僅僅是一員勇將。

看著激烈請戰的諸將,張遼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帳外的張飛想要的嗎?

而熟讀兵法的張遼知道,戰爭之中往往不能遂敵人的意願行事,否則結果往往都不會好。

看著現今站在他面前唾沫橫飛,滿紅漲紅的一眾將率,張遼想到了張郃。

張郃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但是在當年的宕渠之戰中,張郃不就如此被張飛誘出,然後被打的全軍覆沒的嗎?

那時的張郃就如現在站在他面前的諸將。

想到這一點,張遼心中的憤怒正在快速消散。

他能有這種表現,並非是他本身的涵養有多好,只是他是一員降將,而且他原本的上司還是被天下人所不齒的呂布。

所以很多事他以前早已經經歷過,他有著一定的心理接受能力罷了。

正因為他是降將的身份,所以他除了在戰場上極為勇武之外,在平時的為人處世中,實則是個頗為謹慎之人。

就如令他名聲大躁的白狼山與合肥兩場大戰,雖說他都是具體指揮作戰者,但那兩場大戰都是在曹操的授意下進行的。

沒有曹操的授意,縱使他再勇勐,再有計略也是無用。

現在雖然曹操已死,但是曹丕就在宛城中,甚至曹丕的眼線就在他的身邊。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縱使他想出戰,也必須要經過一人的同意。

更何況他現在因為張郃的事例,也是不會輕易因為憤怒而選擇出戰的了。

在慢慢冷靜下來,並思考完很多利害關係之後,張遼選擇將目光注視在坐在他下首的杜襲身上。

而他也順勢看到了杜襲的臉色。

雖然張飛的舉動亦曾經激怒了杜襲,讓杜襲的臉上浮現怒色。

但是杜襲的眼光依然是清明的,他並沒有被憤怒完全遮蔽了思緒。

杜襲光輝的履歷以及被曹操的看重,足以說明他個人的能力十分不俗。

再加上他是世家出身,世家子弟這種生物,有時候是最看重臉面的。

但他們要是不要臉起來,那比任何人都徹底。

就如現今的杜襲。

或許年少時的杜襲會記得大漢年四百年的恩義,但現在身為潁川杜氏族長的他,現在的責任與使命有且只有一個,那便是將杜氏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