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元年十二月,張遼率領三萬曹魏中軍,終於到達偃城之外。

張遼的大軍大約是十一月中旬從宛城出發的,本來按照正常的日程,張遼在十二月前是可以率軍到達偃城之外的。

但是因為張遼看穿關羽的意圖,所以他採取慢道行軍的策略。

這種策略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張遼的大軍不會受到敵軍的埋伏,但無疑這種策略亦大大影響了他的行軍速度。

張遼率軍到達偃城之外,比當初徐晃花費的時間幾乎多了一倍。

一開始時,對於張遼的這種安排,大軍中就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儘管張遼是這三萬曹魏中軍的主將,但是一支如此重要、龐大的大軍哪怕曹丕再怎麼放心,他也不可能就讓張遼一人執掌。

所以在張遼出征之時,曹丕派了許多名臣在軍中輔左。

例如曹魏名臣杜襲便是其中一位。

杜襲,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人。

杜襲年輕時被時人讚譽為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潁川作為建安初年無數優秀士子的聚集地,杜襲能在其中脫穎而出可見他的優秀。

當然杜襲之所以會享受這種榮譽,與他的出身分不開。

杜襲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很有名氣,乃是桓靈二帝時期的大名士並且都位居兩千石。

論出身,杜襲是根正苗紅的冠帶士族。

後來天下大亂,杜襲避亂到荊州,劉表按賓客的禮節接待他,但是杜襲卻很看不起劉表。

甚至因為一個友人向劉表推薦他,他氣的要和那位好友斷交。

杜襲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有多少遠見看出劉表並非明主。

乃是出身中原冠帶士族的他,他的政治舞臺就應該是北方。

這種執念,乃是當世絕大多數士子的共同想法。

因為這種執念,杜襲歷經千辛萬苦逃離荊州於建安初年投奔曹操。

杜襲在投奔曹操之後,曹操便任命他為西鄂長。

那時西鄂縣屬於南陽郡,毗鄰南方劉表,匪賊活動十分猖獗。

杜襲到任後先對百姓先施以恩惠,他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鄉從事田間勞動,留下強壯的男子防守縣城。

建安六年時荊州牧劉表派步騎一萬人攻西鄂,在這種情況下杜襲親自率領官吏百姓五十餘人,手持弓箭和石塊與他們合力拼殺。

在這種幾乎是送死的情況下,杜襲以死傷三十多人的情況,臨陣擊殺劉表軍數百人。

雖然後來劉表的一萬大軍得以攻入城,但杜襲竟然能突圍而出。

這一戰,讓杜襲名聲大噪。

於是司隸校尉鍾繇表他任議郎參軍事。後他又獲荀或推薦,被任為丞相軍祭酒。

曹操在世時考慮到杜襲是軍政雙全的奇才,所以他屢次被曹操付以留鎮重任,例如當年的留鎮漢中及不久前的留鎮關中。

曹丕之所以讓杜襲跟隨在張遼身邊,一是因為杜襲有與南方軍隊交手的經歷,另一方面便是因為杜襲那亮眼的履歷。

而現今杜襲擔任的正是衛將軍護軍一職。

曹魏與季漢的護軍一職有所不同,因為早年曹操被許多人背叛過,所以他對於異姓將領很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