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魏軍騎軍大範圍的踩踏奔逃,有著許多原因。

漢軍藉助卻月陣對魏軍騎軍造成不少的殺傷,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當魏軍騎軍死傷的人數一多,那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對眼前的奇怪陣型產生畏懼心理。

而當漢水上出現大量的漢軍戰船後,那所帶來的資訊亦讓許多魏軍騎軍感到心驚。

這代表著如果他們一時之間無法攻下卻月陣中的漢軍,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可以在卻月陣的掩護之下,源源不斷的從後方獲得兵力、軍械的補充。

甚至漢軍可以在卻月陣中建立起一座營帳,與他們慢慢打消耗戰。

這是步軍的優勢,只要陣勢不被攻破,只要能夠有得到支援,那麼消耗戰就是他們日常訓練的主要課程。

而與步軍不同的是,魏軍都是騎軍,而且還是具裝騎軍。

具裝騎軍講究的是衝擊為勝。

他們自成軍那日起所受到的訓練就是一鼓作氣,所謂的消耗戰是他們根本未曾學習過,或者說這是他們最為忌憚的事。

在這種講究速戰速決的作戰方式之下,在心中已然出現畏懼心理的情況之下,一旦魏軍騎軍一開始衝鋒的那股氣被卻月陣中的漢軍所洩掉。

那麼衝在最前方的魏軍騎軍,開始產生撤退心理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

而當前軍的魏軍騎軍開始向後撤退時,卻月陣的弧形形狀卻再次成為數萬魏軍的噩夢。

因為卻月陣的弧形形狀,數萬魏軍騎軍對漢軍形成的包圍圈是不規則的。

有的地方魏軍騎軍多,有的地方魏軍騎軍少。

當大範圍的撤退發生時,人數多的魏軍騎軍總想著往人數少的地方逃去,這是人在驚慌之下下意識的反應。

但就是這種反應,最終成為了數萬魏軍奔潰無方的催化劑。

有些魏軍騎軍或許還能在恐慌之下,保持著一些理智,但目前數萬魏軍胯下的可是戰馬。

戰馬再如何通靈,畢竟也只是畜生。

在密集擁擠的環境中,是最容易引發恐慌情緒的。

特別是當不斷有魏軍被撞下馬發出悽慘的叫聲時,這引發了魏軍戰馬的恐慌。

在恐慌之下,魏軍騎軍胯下的戰馬,開始四處奔逃,它們甚至比自己的主人更想逃出眼前這方天地。

這樣一來,數萬魏軍的大潰散再也無法避免。

在擁擠衝撞之下,越來越多的魏軍騎兵掉落馬下,而在目前這種環境中,一旦有騎兵落下,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條。

無數魏軍騎兵的哀嚎聲,無數馬匹的驚慌嘶鳴聲,在兩千多漢軍的耳邊響起。

兩千多漢軍看著眼前的慘烈的一幕,他們能做的只有嚴守陣型。

因為魏軍騎軍已經奔潰的情況下,還是有許多魏軍騎軍朝著卻月陣衝來,對於這些毫無章法的魏軍騎軍,傅肜沉著的指揮著漢軍將他們一一絞殺。

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穩妥起見,漢軍是不能衝出卻月陣去斬殺魏軍騎軍的。

現在的魏軍騎軍處於大混亂的狀態,若是失去了卻月陣的保護,那麼那些落下戰馬的魏軍騎兵就是漢軍的前車之鑑。

漢軍不知道的是他們眼前的這一幕,本來在數百年後的黃河岸上就會發生。

「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但是騎軍畢竟不同於步軍,當外圍的魏軍騎軍跑光後,內圍被己方同袍圍堵的魏軍騎軍好似看見生的希望一般,更快速的四處奔逃。

只是卻月陣那裡已經佈滿魏軍騎軍的屍體,有著那些魏軍騎軍屍體的震懾,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魏軍騎軍敢往那裡跑了。

胯下的戰馬雖然能給魏軍騎軍潰逃帶來不同一般的高機動力,不久之後河岸上的魏軍騎軍已然越來越少。

能潰逃的都已經潰逃,不能潰逃的早已經躺在地上滿身血汙成為「死者相積」中的一員。

就在不久前,數萬魏軍騎軍還像似乎可以撕碎一切的洪流朝著漢軍衝來,密密麻麻令人生懼,似乎數之不盡。

但現在隨著魏軍騎軍大範圍的潰逃之下,從傅肜的視線看去,他眼前的戰場之中,洪流已然消散不見,剩下的只有滿地悲愴。

眾多的魏軍騎軍屍體躺在地上,許多魏軍騎軍的屍體已經面目全非,在上萬匹高大戰馬的踩踏之下,魏軍的屍體上有著許多幹癟之處。

戰場中還留下許多戀主的戰馬,它們低下自身的頭顱,用馬鼻拱著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主人。

見以往討好性的舉動無法如以前一般引起主人的愛撫時,那些戰馬似乎意識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