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各位大臣好似早就預料到劉備會召集他們一般,所以在劉備的召集下,各位大臣很快就聚集到劉備的寢殿中。

因為不是正經的朝會,所以在各位大臣到來後,劉備讓各位大臣在寢殿中各自找一處坐席坐下。

今夜劉備召集來的大臣並不多,都是在忠誠上或者智謀上值得他信任的人。

丞相諸葛亮、尚書令劉巴、侍中黃權、益州治中從事楊洪等。

在這些大臣坐下後,劉備便開口詢問道:

「今朕踐祚,訊息不過半月便可傳達江東。」

「諸卿以為,孤當如何封賞孫權?」

當劉備問出自己的疑問後,他便看著在場的大臣們,希望他們能給出一個解決方案。

而幾位大臣在得知劉備的疑問後,他們便開始思考起來。

在之前劉備為漢中王時,雖然說身份上與孫權已經有所差距,但是本質上來講二人都是漢臣。

所以在公安一戰後,劉備與孫權再度成為盟友的關係,於情於理都說的過去。

孫權心中亦不會覺得太過委屈。

但是如今劉備踐祚稱帝,成為了漢家新的天子。

天子是這世間的至尊,而孫權本來的名位不過驃騎將軍,從名義上來說劉備現在是孫權的君,這樣的身份差距兩方就不適合成為盟友了。

至少表面上兩方的關係,不能以盟友的形式存在。

這是大義名分的問題,絲毫馬虎不得。

但是從實際上來講,孫權又是割據一方的諸侯,他在江東政由己出,所以一旦他得知劉備稱帝的訊息,心中不滿是肯定的。

當初孫權之所以會偷襲荊州,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劉備成為漢中王,在身份上高了孫權一截,讓他心中產生不滿。

現在劉備的身份可是不止高了他一截。

而且按照今日劉備封賞諸將的結果,孫權原來的大漢驃騎將軍都被劉備給了馬超。

依照孫權的性格,他心裡能痛快才怪了。

目前大漢所面臨的局勢是,北有死敵逆魏,東有態度可能會轉變的「漢臣」孫權。

其中逆魏是大漢的國仇家恨,兩者之間的關係自然沒有轉圜的餘地。

而大漢一旦重續漢統,將來第一件要做的事,肯定就是北伐。

唯有將北伐逆魏定為今漢的國策,才能進一步強化今漢的正統性。

所以劉備問諸位大臣的是,他該如何封賞孫權。

劉備的問話足以體現出他對孫權的態度,那便是優先以安撫為主。

歷史上劉備稱帝后第一件事,便是率軍東征,那是因為關羽的死讓他失去理智,無論各位大臣怎麼勸諫都沒用。

現在關羽活的好好的,荊州也沒有失去,所以劉備的大局觀還是存在的。

而劉備的看法,亦正是目前大漢朝廷中大多數大臣的看法。

在劉備發出詢問後,益州治中從事楊洪對著劉備拱手進言道:

「依臣之見,不如加封孫權為大司馬。」

當楊洪的建議說出來後,在場眾臣的臉上浮現同意的神色並不多。

這是因為大司馬的官職,過於高了。

在先秦之時,就有大司馬這一武官的稱呼。

如黃帝時大司馬容光,西周大司馬姜子牙,齊國大司馬田穰苴。

從這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大司馬便是等級非常高的武官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