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對兩千魏軍騎軍的漢軍大營內,負責守營的趙統與關興聽著外方的辱罵話語,他們兩個正不斷的在唸著一句句口訣。

「大漢兵威天下知,外面魏軍是狗屁。

為了狗屁發脾氣,回想起來又何必?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壞事包在裡。

不氣不氣真不氣,將軍口訣記心裡。

只要我能做得到,軍棍就可找人替。」

這二位將軍在利用糜暘創造的不氣口訣,努力按壓住內心的憤怒。

畢竟大勝之軍,被外面的魏軍如此罵戰,怎麼可能會不生氣。

就在重複念著口訣的時候,關興似乎忍不住內心中的憤怒,提著長槍就要出去。

但這時趙統的一句話傳到關興的耳中:「聽說承淵的屁股爛了。」

聽到趙統的這句話後,關興馬上放下手中長槍,又回到了原位上坐下。

司馬懿料的沒錯,大勝之後的漢軍是有驕傲輕敵之心。

在這種心理下別說關興,就是性格一向沉穩的趙統在魏軍的罵戰下,恐怕也會忍不住出營應戰。

但可惜漢軍的驕傲輕敵之心,在糜暘對丁奉的三十軍棍處罰下已經漸漸消失了。

關興在坐下後,雖然他已經沒有了出營應戰之心,但他的臉上還是有著憤怒之色。

所以他想著找個話題,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關興對著趙統問道:「你說大王收到戰報了嗎?」

面對著關興的詢問,趙統停止背誦不氣訣。

趙統看著關興,臉上浮現期待的神色答道:「應該就在這幾日了。」

「只要這場仗我軍再勝利,順利班師之後,那麼大王就不能再稱作大王了。」

聽著趙統的判斷,關興的臉上浮現興奮的神色。

身為人臣,能以大勝助王上登基,是一個莫大的榮耀。

性格沉穩的趙統看到關興的興奮,關興的心情他也很理解,因為他也是如此的。

但是他的心中卻生出一些別樣的顧慮。

他想起了曹仁臨死前所說的「功高蓋主。」

在趙統的心目中,現在糜暘已經不單單是他的好友與主將了,更是他的偶像。

在趙統看來,武當縣在糜暘的圍攻之下,拿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先敗曹仁,再拿武當,加上之前公安一戰的功勞,趙統心中對那四個字,也不免產生一些顧慮。

當然趙統是絲毫都不擔心劉備會猜忌糜暘的,趙統擔心的是一些大臣會嫉妒糜暘,對他進行誹謗。

要知道人言可畏。

而且一旦劉備有了那一日,作為中央所在的蜀中,其中士族的勢力肯定會增長。

這是他們的本土優勢。

趙統與關興是好友,現在又是私下的環境中,所以趙統將自己的那層顧慮告訴了關興。

關興在聽完趙統的話後,他臉上瞬間浮現出不屑的神色。

「他們敢?」

關興今年有兩件事最為高興。

一個是他父親化險為夷,令他不至於承受喪親之痛。

另一個便是他能屢立戰功。

而這兩件事,糜暘在其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所以關興心中是十分感謝糜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