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拿下武當縣的最佳時機已經失去,糜暘在觀察一會魏軍的軍旗後,便從巢車上下來回到了大營中。

而後張南與丁奉,率領著數千漢軍從護城河邊緩緩退卻。

而看著在己方援軍到達後,數千漢軍從城下緩緩撤離,感覺取得一場大勝戰的魏軍,在城牆上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雖然剛才在魏軍的反擊下,漢軍損失計程車卒並不多。

但面對著漢軍的主動退卻,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魏軍,還是難掩自身喜悅開始歡呼起來。

這可是糜暘率領的漢軍,他們能在糜暘率領的漢軍的攻勢下守住武當城,已經是一種很光榮的事了。

由於魏軍對糜暘的畏懼心理,所以他們對於勝利的要求已經變得很低。

哪怕他們往日裡自稱是華夏正統的兵馬,將劉備與孫權計程車卒,當做是小國之兵。

但他們這種往日中的榮耀,在糜暘的面前卻不敢顯露。

糜暘雖然從巢車上退下,但他並沒有把曹仁的大纛取下,曹仁的大纛還在巢車上高高迎風飄揚著呢。

這便是最大的威懾。

只是相比於在城頭上歡呼雀躍的魏軍,滿寵的臉上雖然亦帶著劫後餘生的笑意,但他的內心卻不輕鬆。

數萬漢軍猶在城外,生死大敵糜暘尚未退卻,武當城的未來如何依然不可知。

當魏軍的歡呼聲隨著風聲遙遙傳到丁奉耳中時,讓他的心情更加鬱悶,連帶著臉色都陰沉了幾分。

倒是張南一副如常的樣子。

不久後張南與丁奉回到了漢軍大營中。

在回到大營中後,張南與丁奉就齊齊來到糜暘的主帳中覆命。

在二將向糜暘覆命之時,坐在主座上的糜暘,一下子就看出了丁奉臉上那有些陰沉的神色。

糜暘略微思考一下,便明白了丁奉臉色陰沉的原因。

但他一開始卻並沒有如往常一般寬慰丁奉。

糜暘先轉頭看向張南誇讚道:「如果不是文進當機立斷,數千兒郎恐無法安然退卻。」

面對糜暘的誇讚,張南臉上並沒有浮現驕傲的神色,他對著糜暘一拜答道:

「此乃屬下本分也。」

對於張南的這番態度,糜暘更加滿意。

當初劉備為方便糜暘調動漢中的三萬大軍,特地為他派來了幾員戰將輔佐他。

其中張苞、關興、趙統三人自不必說,與糜暘同為太子四友,交情莫逆,感情深厚。

有這幾人替糜暘執掌漢中大軍,可以最大程度上讓糜暘對漢中大軍做到如臂指使。

而馮習、張南、程畿三人亦是劉備精心為糜暘挑選出來的。

其中馮習、張南都是跟隨劉備長久的宿將,經驗豐富,可攻可守。

而且這二人在軍中都有著一定的威望,性格又不會高傲,可以說只要他們一到糜暘身邊,頃刻間就能成為糜暘的得力副將。

而被糜暘留守在西城的程畿更不用說,乃是一位軍政雙全的人才。

劉備派程畿前來,考慮到的便是糜暘戰勝後的善後處理問題。

甚至劉備派這三人來,亦是在預防糜暘在大戰失利後,大軍該何去何從的問題。

有這三人在,只要糜暘不是一意孤行,或者求勝心切導致己方被敵軍算計陷入絕地。

那麼就算糜暘戰敗,亦不會產生太慘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