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殿中的陣陣哭聲響起之後,整個大殿瞬間被一股悲哀的氣氛所掩蓋。

兩漢的男子本就情感豐富,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並不適合兩漢男子。

特別是如今廣德殿中的大臣,聽聞的還是如此的一個鉅變。

雖然劉備亦稱王自立,但劉備在《漢中王勸進表》中說的很清楚,他稱王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北伐曹操,亦是在國家危難之際主動承擔起匡扶漢室的重任。

不如魏國那般,除了名義上,實際上早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所以聽聞大漢亡了的時候,一股身為亡國之民的悲傷情緒瞬間瀰漫在眾臣心頭。

這讓眾臣怎麼能不悲傷落淚。

當然大殿中的大臣也有一些心懷二心之輩。

但他們看到大部分臣子都開始哭泣,他們為了不被指責,只能加入一起哭泣的行列之中。

見殿中的眾臣垂淚哭泣,被這股悲傷氣氛所感染的劉備,眼眶亦已經通紅。

他自黃巾之亂從軍以來,至今已有三十年左右。

這三十年以來他所懷抱的理想便是匡扶漢室,但他所堅守的三十年的理想,現在卻遭受到重創。

劉備用手撫摸著腰間的衣帶。

當年曹操迎劉協至許都後囂張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群臣不滿,天下生怨。

劉協欲除曹操,因無實權且宮中曹操耳目眾多,只得以密詔方式交於董承密謀舉事。

劉協以自身血書寫詔令交於國舅董承,董承將詔令藏於衣帶間,順利帶出宮。

等董承回府後,積極聯絡忠於漢室之人密謀起事。

當時在許都的劉備便是其中一位。

後雖然劉備出許都前往徐州,但是劉協的衣帶血詔他卻從未曾忘記。

劉協以血盟誓的衣帶詔在董承手中,在董承被曹操殺害後便已經被曹操所毀。

後來劉備為了時刻警示自己不要忘記劉協的衣帶血詔,他便亦用自身鮮血謄抄了一遍衣帶詔原文,而後藏於自身腰間的衣帶之間。

多年以來,劉備屢經喪亂,幾乎不保。

但他腰間的這封血盟之書,卻一直被他保護的很好。

只是多年過去,衣帶血詔猶在,當年一同盟誓的同伴卻早已死去。

而當年那位敢於發出誅殺權臣詔命的天子,卻在權臣兒子的威逼下,禪讓出帝位,生死不知。

這種悲愴感,令劉備一時間淚流滿面。

但是劉備畢竟是雄主,他雖然悲傷,卻知道現在不是肆意宣洩個人情感的時候。

劉備以袍袖拭去臉上的眼淚,隨後他威嚴的聲音開始迴盪在大殿中:

「曹丕篡漢自立,漢興太守上書中,更是談及天子已經被曹丕殘害。

值此天地變色之機,孤意欲起兵北伐討伐逆賊,眾卿以為如何?」

說這番話的時候,劉備臉上的悲傷轉變為憤怒。

當劉備的話傳入眾臣耳中時,眾臣口中的悲泣聲漸漸停止,而後他們臉上亦紛紛掛上了憤怒的神色。

面對劉備意欲北伐的心意,有不少大臣紛紛出聲應和,但是在眾大臣皆應和劉備的時候,坐在眾臣之首的諸葛亮卻出班拱手對著劉備言道:

「大王,當此之時,糧草未積,道路未通,且秋收在即,不可貿然興大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