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隔空博弈(第1/4頁)
章節報錯
秦風酒肆中,酒後的張良暫時卸下了偽裝,明眸皓齒,溫潤如玉,漂亮的容顏讓女子都自慚形穢。
“我這第一計,化整為零。
之所以是貴勳,都乃大家族。
秦法有令,成年男子必須與族人分開,或者叫分家獨立生活。
這次,既是迫不得已,又是順勢而為,所有的大家族直接分割為數百上千個小家庭。
也就是形式上是分開了。
這些大家族千百年的血脈傳承,打斷骨頭連著筋,只是沒在一個大院住而已,還是一大家族。
祠堂、寺廟、先祖,不會因為沒住在一起而澹漠。
當下,貴勳已化整為零,主動打散,而且完全是在響應秦律的要求,大秦便無可奈何。
既然沒有貴勳了,縱民搶糧,搶誰家的糧?搶小老百姓?
災區的小老百姓豈能有糧?
大秦雖暴,但卻做不出如此腌臢下作之事。
待災情一過,一聲號令,便又化零為整,貴勳還是原來的貴勳!”
大秦律法,成人男子必須分家獨立居住。
男子成人的標誌大致就是兩種。
第一種是成人禮。部族裡會舉行專門的成人禮,舉行完之後就標誌著成人了。
第二種是結婚,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結婚之後就意味著成人了。
按照商鞅變法的規定,不管是哪一種,只要是男子成人了,必須和家裡人分居,也就是正式分家了。
當初設計分家法律,基於三大目的,且都取得了非凡的成效。
首先,是把先進的風俗帶進秦國。
商鞅到秦國的時候,當時秦國是比較落後的,很多風俗都是受到戎狄等少數民族影響。
所以一家人是居住在一起的,甚至,非夫妻,男女分床而睡,都成了律法強制。
商鞅強制他們分家,也就是把中原先進的婚姻制度帶進了秦國。
其次,就是避免民間私鬥。
在很多史書上都有記載,秦國人民尚武、而且民間經常發生私鬥。
私鬥對社會的危害非常大,不僅帶來身體傷害,還會造成財產和人員損失。
而大秦民間民間大家族都住在一起,人多勢大,私鬥的時候人數也非常多。
如果分家的話,大家族就會變成若干個小家庭了,這樣的話私鬥起來,人員也不會這麼多。到時候也容易處理。
再者,就是會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當時的分家真的會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一家人都住在一起,一般來說都是吃大鍋飯,也就是平均分配的。
這樣的話人們時間久了會有惰性,而分居之後,這些人都是為自己努力了,積極性會有顯著的提高。
其核心目的卻是讓大家族無限分割為最小的社會單元,便不會形成群狼之勢。
而天下一統後,強制分家的法令推出,成效卻不大,一是因為管理的空白與真空,而是因為當地貴勳的對抗。
而在災情面前,面對縱民搶糧的毒計,讓歸心風聞,噤若寒蟬。
張良提出化整為零,而且是形式上的打散,簡直是一呼百應。
各個大戶積極主動到官府報備分家,讓府衙簡直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