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收購(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重慶萬和電影公司,林遠和老爸會和後,一同去見了張渚和左暉,
會客廳,再見這個氣度不凡的少年,對面的張渚和左暉已經很熱情了,
上次見面,林遠的一番見解就讓兩位印象深刻,尤其林遠對於電影市場的深諳,讓張渚和左暉直呼內行。
而去京的考察很順利,昨天和林明遠的洽談也算愉快,眼下就是差一點收購價格沒談攏的問題。
林遠到了後先是和兩位電影公司的領導喝茶品茗,看時間差不多了,才開啟了話匣子。
“張總,左總,不是咱們也去我司考察了嗎?不是很順利嗎。現在萬和想要增股投資擴建的事情,還沒定下來?具體是卡在了哪個環節?”
張渚直言不諱道:“考察確實我們很認可明遠的實力,不過在收購價格上,有一點問題。林總出資4000萬,我們最低的意向是4500萬。今天林總把你喊過來,也主要是這個事情。”
“哦?”林遠卻沒順著張渚的話往下說,道:“其實,張總,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收購公司的實力,經營理念,能不能夠把院線和影院實現資產聯結。”
“現今,國內院線的內部結構在發生變化,萬和主要的模式還是院線加盟的方式,這種方式不能說不好,但我們對於院線的控制力就會下降。”
“除了加盟院線,我們需要對自建院線進行較大規模的投入,自有影院的建設,就能夠有更好的執行力,比如我們在票房以外的零食飲品領域,也可以擴充我們的盈利。”
“想想,喝杯可樂,捧桶爆米花觀影不是更爽?”
“當然,加盟影院,也還要繼續執行,兩條腿走路,擴大我們萬和品牌的院線影響力,加強我們對於影院的吸附力,從院線戰略往品牌戰略轉移。”
“……”
林遠侃侃而談,對於院線管理的理念,的確很新穎,也很成熟。
張渚和左暉現在在管理上遇到了瓶頸,公司停步不前,也是他增資的主要原因,林遠年紀輕輕,拼搏的勁頭很足。
而且,他們在京城的實力,的確讓兩位很認可。
林遠的見解說出來,連林明川都有點目瞪口呆。
他從來沒見過對院線影院經營這麼熟稔的兒子。
左暉和張渚開始商量了。
4000和4500相差500萬,這500萬買一個CEO,年薪雖說高了些,但他要是能為企業每年多創造1000萬,2000萬?
這道算術題就有答案了。
只不過,4000萬,還是少了,資本家能多拉一些,就代表公司的攤子更大了些,資本更厚實了些。
左暉笑了:“林總果然見解獨特,很有創造力,很有你自己的理念,我們很期待和明遠的合作,要不,我們都讓一下,4300萬?”
張渚補充道:“4500萬本來最低了,不過少200萬,就算買林總這一番見解,我們也是想要改變,想要為公司輸入新鮮血液。要是再不同意,那就沒辦法了。畢竟我們原來的計劃是5000萬。”
“是這樣,再少了,我們也不好和其他股東交差。”左暉道。
林明遠沒想到兒子一出馬,就把自己昨天怎麼都談不下來的4500萬變成了4300萬,他看到機會,也不甘示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