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煉氣六層到煉氣七層,餘霄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外人看來可能已經是神速了。

如果不是知道他的靈根品性有缺,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他至少也得是完璧靈根。

但其實他為此付出的代價,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一年來光是修煉《太陰七十二篇》,就消耗了五十多粒沁月蓮子,汲氣丹更是沒有停過,期間只外出過一次,其餘時間都在修煉。

在這樣不計消耗的修煉中度過一年時間,花費的靈石可想而知,如果再不突破煉氣七層,那就說不過去了。

如今他氣海中的那枚湛藍水珠,又壯大了一圈,已經有蠶豆般大小。

但他依舊沒有感受到第二層圓滿的跡象,這顆水珠還能繼續壯大,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像個無底洞一般。

他自己也看開了,不再急於一時,這部《太陰七十二篇》需要慢慢的修煉。

所以這一年來,他也只消耗了五十多粒沁月蓮子,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煉化丹藥精進修為。

當然,《千錘百煉鍛魂訣》和《龜象經》也沒有落下,一年下來,他感覺自己的神識和力量都壯大了不少。

現在用分神控火之法煉製生脈丹,他能做的更加輕鬆。

而那個定海量沙瓶,他也能輕鬆的催動了,拿在手上毫不費力。

這件法器威力十分不俗,還能打下禁制提升其品質上限,餘霄頗為鍾愛,並不打算將它賣掉。

不過作為自己用的法器,定海量沙瓶中的金巖砂需要換一下。

定海量沙瓶和金巖砂的組合,不能說是不契合吧,但也有點糟蹋東西了。

金巖砂是常見的一種金屬類細沙,價格很便宜,一百斤也就十幾塊靈石而已,它配合定海量沙瓶,只能發揮出這件法器的一半威能。

想來也是那孟知行囊中羞澀,拿不出更多的靈石,買不起更好的靈材,所以才用金巖砂湊合的。

換做是餘霄,那怎麼也得選用更高階的錫寒砂。

要知道定海量沙瓶的體積有限,儲存的總量擺在那裡,所以越重的東西,越是能發揮出定海量沙瓶的最大威能。

用金巖砂就算把定海量沙瓶裝滿,撐死也就一千斤重,這也是為什麼孟知行只能發揮出這件法器一半威能的原因。

當初若是瓶中金巖砂換成錫寒砂,多半就沒有現在的餘霄什麼事情了。

錫寒砂雖好,但他也不打算用它代替,他決定把定海量沙瓶中的金巖砂,換成一元重水。

他本身靈根就具有水屬性,操控一元重水顯然更加契合自己,再者,一元重水也比金巖砂重不少,更能發揮出定海量沙瓶的威能。

按照現在瓶中所裝的金巖砂進行等量換算,全部變成一元重水的話,整個小瓶將能達到恐怖的四五千斤重。

不過四五千斤重的小瓶,他可催動不了,甚至拿都拿不起來。

《龜象經》此門功法,一共分五層。

一年時間下來,他也只修煉到第一層,以目前的力量來看,輕鬆拿起一千五百斤重的東西不是問題,極限也才達到兩千斤。

就按照他能催動的極限兩千斤來算的話,定海量沙瓶也要比現在強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