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應酬(第1/3頁)
章節報錯
「想加入我們,除了你本身有足夠的資本之外,還得需要跟咱們交流會籤一些條約,畢竟做生意嘛,總不能沒一點付出對吧?跟咱們投資,那是穩賺不賠的,基本上,風險都由銀行來承擔了,我們就等於是跟著撿錢。懂嗎?」
一個大腹便便的富豪咬著一根大雪咖斜眼對黃柏說道。
在場一共有五、六個富豪老闆,基本上都似是看在木紅棉的份上才願意接受黃柏的加入。但是都明顯有著一種前輩看後輩的心態,不怎麼看得起黃柏。
黃柏的音樂、電影這些,看上去的確都很賺錢。可是,對於這些富豪來說,他們其實都是知道一點娛樂圈的行情的。
搞音樂、電影這些,賺錢是賺錢,可是卻不可能是永遠都能賺錢的。這也有點像是賭博,這一次,這部電影大賣,賺了錢,可是下一次呢?這個誰知道呢?
如今娛樂行業看似很繁榮,幾乎每天都有很多電影上映,但是,那一百幾十部的電影中,真正賺錢的是多少?能夠有十分之一的電影能賺錢就算是很不錯了。
也就是說,拍電影的,十有八九都是虧錢的,連成本都撈不回來。每天也不知道有多少電影公司因為拍了一部電影虧了而破產的。
當然了,也總會有很多人不信邪,總以為自己可以透過拍電影發達,傾家蕩產也都會弄到錢來拍出一部電影來,結果,基本上也都是賠得一乾二淨,到頭來欠了一屁股債,甚至還有人因為失敗而跳樓的。
不要以為這些很誇張,但其實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這樣的事,差不多每天都有上演。曾經也有人拿電影圈的這樣的情況來跟炒股相提並論。
人家炒股,一般也都是碰到股災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多跳樓事件,可是電影圈,卻是不時就會發生一起跳樓的事件。
哪怕是像升龍娛樂、紅棉娛樂等等這樣的那些有著雄厚資本實力的娛樂公司,他們一年下來,少說也都會拍十部八部電影,甚至更多。可是,這麼多電影,真正賺錢的,可能就是其中的三幾部,且靠的還是那種小鮮肉型別的電影,靠炒作一上映就先收割一波的那種電影。
而別的電影,基本上也都是虧錢的。
或者會有人說,像紅棉娛樂這樣的大集團娛樂公司,估計市值百億、千億,就算電影虧了一點錢也沒有什麼。
這麼想的話就錯了。
一家娛樂集團,之所以被市場估值有多少百億的資產,這些真的就只是資產,是他們旗下名下所有的產業加起來的市值資產。
而就電影製作方面上來說,他們一年拍那麼多電影,一部電影的投資,按正常的來計算,那就是少說也需要三幾千萬的投資,這些算是正常製作電影的投資。而大製作的呢?那是超過一億的投資,還有一些電影是兩三億、數億的投資。
如此一算下來,他們在電影拍攝方面,一年的投資是超過10億的,實際,二、三十億的投資也是很正常的。
這也就是說,他們的電影,每年的總票房收入,差不多就需要百億才能夠收得回成本。
可是看看這個電影市場,有哪一家電影公司說,自己一年的總票房收入能夠達到一百億的?
如果用別的術語來說,就是營業額達到一百億。
三百六十行,那麼多的行業,有多少行業敢說自己的行業營業額一定能達到一百億?
那麼多電影公司,他們誰都不敢說自己的公司就一定可以拍得出一部票房大爆的電影來。
近些年,的確每年都會有三幾部電影的票房大爆,能有二、三十億的電影票房,超級大爆的,票房超五十億的,像五福星這樣的電影,一年能夠有一兩部就算是不錯了。
而他們的電影公司
,又有誰敢說是自己拍的電影一定能票房大爆?
所以,其實一般人都會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拍電影就跟炒股一樣,的確就是有點賭博的成分在內。
如果說,拍電影這些真的那麼好賺錢,那麼這個世上的富豪那麼多,有一百幾十億身家的有錢人真的不少。讓他們拿出十億八億出來投資電影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投資十億八億,能夠有一部電影收穫數十億的電影票房,那麼他們不就發了,如果每一部電影的票房都能大賣,那麼他們又何必再去投資別的?投資電影不香嗎?十倍百倍的回報率,這不是比他們投資做什麼的生意,一年收益20%什麼的,不比這些投資更好嗎?哪為什麼那些有錢人不投資拍電影?
這是那些有錢人都明白,投資拍電影的成功率太低了,風險太高。
拍電影,不是說有錢就能夠拍得好,不是說用錢能堆得出一部好電影來的。何況,有時候,就算是好電影又如何?市場不接受,觀眾不買單,那麼也同樣是仆街。
像黃柏這樣,拍了一部五福星,票房大賣,在這些富豪的眼中,他們覺得這不過是偶然的事件。他們認為,黃柏不可能連續拍得出像五福星這樣大賣的電影來的。
如果說拍電影真的那麼好賺錢,那麼一直都在幹著這些事業的升龍娛樂、紅棉娛樂這些大型的娛樂集團,他們為什麼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