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黃百藝他們為電影起的名字叫《上錯車》。

這《上錯車》跟《搭錯車》的意思差不多。

黃柏現在聽黃百藝談了這個電影名稱的時候,的確也是一個無心之舉,實際的話,原本是打算起《酒幹倘賣無》這樣的電影名稱的。

沒錯,電影中,男主人公養父,是來自南洲省北部跟閩南省交界的地區,家鄉話也是說閩南語的。他後來在荊花城大街小巷去收垃圾的時候,就是叫著“酒幹倘賣無”的話,意思是叫著“有酒瓶子拿出來賣麼”的意思。也可以籠統的視為收破爛的垃圾佬的叫賣聲。

黃柏現在要把養父改為啞巴,那麼就跟原版電影那般,得要加多一個道具,弄一隻小喇叭來喊。電影中,小喇叭是請一個同是來自閩南地區的老鄉幫忙錄音的。

女主阿美,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跟鄰居學會閩南語,坐在養父的三輪腳踏車上一起去收破爛,她就會跟著小喇叭來喊“酒幹倘賣無”,清脆的女孩喊聲,會響徹大街小巷。

現在,《上錯車》拍好的電影劇情當中,有這些情節,可是卻沒有創作出《酒幹倘賣無》這首音樂歌曲。

這部電影沒了這首歌的點綴,就似沒了靈魂,如果就是那樣上映的話,那必定是撲街的。

如此的話,再論電影名稱,那其實沒有太多意義了。

按黃百藝他們的講法,這部電影有著這樣的一個警醒的意義,那就是人們在人生旅途之中,生命當中,一定小心選擇,不要上錯車,上錯車就到不了目的地,且在這途中,輕易下不了車。上錯車,車開了,那就恨錯難返,後悔也來不及了。電影中,阿美就是如此,連養父最後一面都沒法趕得及見到,這樣的人生遺憾,一生也都沒法再彌補。

黃柏也沒有要求黃百藝他們更改電影名了,上錯車就上錯車吧,意思也都差不多。

在黃柏為他們的電影重新擼了一遍後,對電影的劇情進行了一些添減,一些改動,這立時就讓黃百藝他們感到服了。

黃柏就似是一個神醫,能夠讓病人起死回生一般,經過這麼一改,他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電影的檔次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幾個檔次,給他們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尤其是裡面的情感感染力,更具有爆發性,更有衝突感,衝擊性。

有些東西,不需要就真的把電影拍出來才能看得到,黃柏就是如此跟他們講述,他們就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電影畫面,就能夠感受得到黃柏講述的,電影要透過如何來表達才能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引起觀眾的情緒共情。

對電影進行修改,黃柏講了不少東西,到了傍晚時分,黃柏拒絕了黃百藝他們要出去吃飯的建議,只是讓叫了外賣,就在他們的公司裡隨便吃了一點,然後就再讓百藝娛樂的音樂人幫忙,把電影的音樂配樂、插曲、主題曲等先做出來。

蘇若雪是電影中阿美的扮演者,黃柏覺得真的很貼近原版電影的那個女主角,演得真的相當不錯。不過,原版中的音樂歌曲,可不是電影女主阿美唱的,而是蘇芮唱的。

如今,黃柏讓蘇若雪直接唱那些音樂歌曲,這就比起原版電影來會更真實一些。如此,黃柏覺得應該會比原版電影更好一些。

讓蘇若雪唱了一遍來聽聽,這真的讓百藝娛樂公司的人都聽傻了眼,因為真的太好聽了,並且,音樂歌曲,跟電影主題完美的融合,催人淚下,讓他們聽了,一個個都忍不住在抹眼淚。

“酒幹倘賣無……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

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雖然你不能開口說一句話

卻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

雖然你不會表達你的真情

卻付出了熱忱的生命

遠處傳來你多麼熟悉的聲音

讓我想起你多麼慈祥的心靈

什麼時候你才回到我身旁

讓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幹倘賣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