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白雲道觀這樣的千年傳承的道觀,本身就有著很多的傳承。

如果是以前,收道士徒弟的時候,基本上也都是從小就收養到了山上,也是從小就開始學習道觀的傳承。

而這些傳承,其實也可以說是龍國的一種文化傳承。

跟門派、世族等等的其實都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道觀,也肯定會有一些武學傳承,以及,另外的一些不傳之秘,就如像伯慧道長所說的製作符籙等等的秘術。

門派吧,對於門派內的武學以及那些秘傳術藝等等,是一代傳一代的,這主要就是師父傳給徒弟,而世族這些,自然就是父傳子了。

道廟之類的,其實很少父傳子的,大致就是跟門派相差無幾。

但是這其中也會有一點最基本的分別。

那就是門派的話,大多也都可以中途收徒,就是說,不少人到青年、中年了,也都還可以拜入門派。

但道廟之類的,那基本上就是隻有自小就被收養在其中的,把道廟視為他們家的道士們,他們才被視為道廟的自己人。也才有機會接觸學習到那些道廟中的秘傳之學。

一般來說,中途拜入道廟來的,這是很難學習得到道廟之類的秘傳的。

有些倒也不是說不想傳授,而是有些秘傳的確很講究天賦,需要自小就開始學習才能夠有可能學得會。

如果是以前,古時候吧,道廟有道士在外行走,也就是所謂的遊歷吧。這跟和尚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和尚叫化緣,道士叫遊歷。

和尚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化緣,去到哪就能吃到哪。但是道士卻不可以,道士行走在外,是需要想辦法賺錢的,不能像和尚那樣向別人伸手的討要。

不過,一般的道士,也都會有一定的本事能耐才會外出遊歷。每到一個地方,他們也都可以憑本事弄一口吃的。

比如行醫,又或是賣符。

這說到賣符吧,自然不是說像賣一般的物品那樣去兜售。

而是看地方有沒有什麼的神異之處,他們出手幫忙解決問題,然後以符來交換一些個人在外遊歷所需要的東西,比如錢之類的。

這麼說吧,黃柏原世界中,電影中的殭屍道長,英叔。他其實就是一個有本事的道士,他平時在外行走,也就是靠本事吃飯的。

而在古時候,往往在一些地方,如果有什麼的神異之處出現,最先跳出來幫忙解決問題的,往往也就是那些道士。

而真正有原則的道士,基本上也都是先解決問題,然後才再向問題的主人索要點錢財之類的。

很多時候,因為道士大多也都會要錢,所以,就留給了世人一種道士貪錢的印象。

其實不然,要知道,道士跟和尚真的不太一樣,他們不會化緣,向人伸手討要。可是,出門在外,這吃吃喝喝,住客棧等等,這些敢都需要錢的啊。所以,其實他們的確也算是公平的交易。

不過,後來出現了很多的神棍,學了一點點道門之術,學藝不精,就開始到處招搖撞騙,長久下來,就真的留下了一個道士也都是騙人的印象。

所以,往往,世人也都更願意相信光頭的而不相信留著長頭髮的。

這些不談。

且說白雲道觀,他們道觀內真正的道士,其實也都是從嬰孩的時候,被道觀的主持或是專門為道觀選撥傳人的長老級別的觀道道士在外遊歷的時候抱回來的嬰孩。

這些一般也是孤兒棄嬰之類的,這些嬰孩,從小就在道觀長大,自然就視道觀為自己的家。在接受了傳承之後,大多也都是會一輩子留在道觀之內,為道觀的傳承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著。

到了伯慧這一代吧,他們也是這樣的,是上一代的道觀主持他們撿回來的嬰孩。

可是,到了近三、四十年來之間,尤其是近二十年,這個通訊科技發展了起來之後,進入了網路時代之後,像白去道觀這樣的傳承了千年的一些道廟,他們就面臨著道廟的文化傳承失傳的尷尬境地。

可以說,到了他們現在,這個道觀的一些秘傳,還真的到了後繼無人的時候。

三、四十年前,龍國開始搞經濟發展,然後便正式推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對於一些遺棄嬰孩的領養等等也都有了很多相關的嚴格規定。

這麼說吧,如果說,十多二十年前,一些相關規定還不算是真正的獲得嚴格的執行,道觀還是可以去領養一些嬰孩上山來撫養,傳承他們的道觀秘傳的。

可是,到了這網路時代之後,這領養棄嬰的事兒,就真的有點難辦了。

因為他們有很多秘傳,也必須需要從孩提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的。可是,現時代的孩子們,必須要上幼兒園學前班,還必須要完成九年的義務制的教育。

這樣,等孩子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那時候再學一些秘傳,那已經地了最佳的學習時間。而且,孩子們接受了那些正式的教學之後,他們的思想也會有所不一樣了,他們或也會視道觀為家,可是卻不會甘願一輩子留在道觀裡了,他們會繼續讀書,高中教大學,然後,就如一般人那樣,在外面找工作,娶妻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時代變了,思想也就不同了。

那些孩子們也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對於死守著一間道觀的時代也真的過去了。加上,道觀的一些秘傳,真的不是人人也都能夠學得會,有很多道士,學習了一輩子也都沒法入門。

所以,那些看上去有點虛無縹緲的東西,看不到希望的東西,也沒法給他們帶來財富的東西。他們哪裡還能靜得下心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