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才是文明的根本,是人道發展壯大的源流,是文明發展過程之中,人們的智慧精華。

對趙景陽來說,攝取知識,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實際來說,修行這個東西,如果藏在深山老林裡,是很難有好的進展的。絕非是傳說中的那樣,得了一點法門,然後找個荒無人煙的僻靜之處,躲個千年萬年就能修成大神通。

那是在放屁。

便說與這個路數有些相干的道、佛裡的人物,遍數歷史,那些真正名震天下,傳說成了仙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從‘扶龍庭’裡走出來的。

這麼說吧,有傳說流傳的道、佛裡的人物,他決計不可能是藏在深山老林的隱士。若是隱士,便無人知曉,無人知曉又怎會有傳說流傳下來呢?

唐僧西遊,奉太宗之命;天師之名,乃各朝所封。

人道是公門裡頭好修行,說的便是藉助公門的平臺,方便自己實踐理念、方便自己蒐集知識。

厲害的修行者,一個人就是一個文明。

像趙景陽這樣的,隨著瀚海人道王廷的壯大,人道光輝輻射的世界越來越多,得到的知識越來越多,他一個人的腦子,就是整個瀚海王廷所輻射的無數文明的聚合體。

而知識,就是力量。

人王的強大,根源就在這裡。

不獨乎龐大的人道氣運的力量,亦不止王廷麾下無數世界那數不盡的強者;只是其人道光輝所輻射的諸多世界的知識,就足以將一尊人王的力量推進到一個無法想象的境地。

十八界的知識,總體來說並不高階;但每個世界都是不同的,可以誕生一些獨屬於該世界的獨到的知識。

這是其精華之所在。

便比方說第十八界在軍陣方面的優勢,其蘊含的知識,便是其他世界所不具備的。

這些知識,未必適用於其他世界;但對趙景陽而言,則不嫌多。

瀚海界的景園,就有一座龐大的書房;薪火寶樹知識庫裡的知識,全都復刻了一份,在這座書房之中。

薪火寶樹的知識庫每新增一份知識,這兒的書就會增加一本。

即使是趙景陽,現在也沒能把這座書房裡的書都看完;而且看完不算什麼,要能夠全都理解,把其中的知識都變成自己的,那才是厲害。

到底來說,趙景陽這幾十年,都比較忙碌。但從他專門建造這麼一座書房,就知道他對書籍和知識的態度是怎樣的。

只要有空,他就會沉浸於閱讀之中。

讀書未必會把人變成一個書生,不一定會文質彬彬;但一定會把一個人的大腦給武裝起來。從修行來說,讀書不但可以武裝大腦,還可以武裝肢體。

董紅玉她們幾個,也經常到書房來攫取知識;只有那幫旅遊派,可能還不知道景園有這麼個地方。

學習這兩個字,不是所有人都喜歡。

趙景陽不勉強自己的女人。

高興就好。

幾天過後,宮羽衣去十八界把趙靈兒拉了過來。

只道是為了諸界蒼生,為了人道發展;倒也是這麼一個事實,只要隨身空間專案能夠實現,能夠鑽研出批次製造隨身空間的方法,其意義無疑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