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歷來為王作君的,不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話,卻怎麼著也不該遇到問題時候,先讓王后頂上去。

這樣的,自然該遭到唾棄。

譬如那趙喆、趙桓父子兩個,金蠻大兵壓境之時,先把自己妻兒送出去予金蠻褻玩。

所以這兩個千古唾棄。

南詔的巫王也是一路的貨色。

不能說因為林青兒是女媧後人,有修為有力量,就合該把她頂上去。你巫王不是她丈夫麼?有這麼作丈夫的麼?

到底是一樁醜聞。

你若要說那商周先古,有一位婦好,還南征北戰呢。這話不對。因為不一樣。

婦好可是當時主持國家祭祀的大巫師,她享有巨大的權力,不次於她的丈夫。

那麼,林青兒享有了多大的權力,以至於國家遇到危險的時候,需要她第一個頂上去?

想想趙靈兒就知道,林青兒在南詔,恐怕一丁點的權力都享受不到。

要不然何必把趙靈兒送走?難不成作為父親的巫王養不起她這麼一個姑娘?

不要說拜月教主威脅什麼的。

那會兒,拜月教可沒那麼紅火。

且當時林青兒付出生命鎮壓水魔獸,留下了巨大的聲望遺產,只要把握住這遺產,誰敢動趙靈兒?

說到底,不過是那巫王一沒擔當,二不要臉。

林青兒這個王后在災難之中站出來赴死,巫王作為南詔國主、林青兒的丈夫,卻在其中銷聲匿跡,沒有表達出一丁點為王的氣質。

若林青兒的聲望遺產有趙靈兒寄託保留,那麼這位巫王的汙點就會一直明晃晃的掛著,如此還有何顏面稱王?

他自然是要打壓的。

區區十五年,林青兒拯救南詔的事蹟在南詔銷聲匿跡,這未嘗沒有巫王的手段。

與那完顏構顯然是一路的貨色。

這兒剖析起來,這巫王也是個城府詭譎陰毒之輩了。

未必那拜月教主,不是他專門推波助瀾出來的人物。只不過後來玩脫了,搞不定拜月教主了,然後就有了拜月教主一家獨大,而石傑人肆意妄為他卻無可奈何的結果。

這種人大抵是自謂之聰明,但卻都是小聰明,一點大智慧都沒有,實則與那街熘子沒什麼區別,只是因為投胎技術好罷了。

這段時間南詔變動極大。

先是那拜月教主放出水魔獸、獸神,若非青雲門、蜀山派來的快,南詔定已雞犬不留。

而後拜月教主身亡的訊息隱隱傳來,拜月教的大權暫時落到聖女玲瓏身上,這位聖女便擔負起安撫百姓、重建大理的重任。

而那巫王,還是在隱身之中。

直到百姓被安撫的差不多,南詔局勢有所平緩,這廝終於跳出來了。

只可惜玲瓏不是個鬥爭的苗子,拜月教主宗壇遷出大理,在廢棄的女媧廟附近落腳;而南詔的權柄,已是重回巫王手中。

不得不說,巫王那廝的官鬥技術有些火候。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玲瓏不願意與他鬥。

要不然,那巫王算個der啊?

一巴掌捏死他!

此時,女媧廟附近的拜月教宗壇,玲瓏正在一座幾臺上以巫祭之法推算未來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