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格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書籍和報紙的無數資訊之中,趙景陽提煉出幾點要素。
首先,便是所謂混沌戰爭。
第一次混沌戰爭距今已有三百年。從那開始,帝國進入衰退階段。書籍的字裡行間,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混沌戰爭開啟之前,帝國有多輝煌;而從混沌戰爭開始,帝國的輝煌漸漸蒼白,局面迅速下滑。
每一次混沌戰爭,都像是給帝國這個龐大的巨人身上插一把刀子;每一次混沌戰爭,都代表著帝國無數人民的苦難和鮮血;每一次混沌戰爭,都是帝國局勢飛速下滑的關鍵點。
然而混沌戰爭是什麼,卻語焉不詳。
只知道是與異類的戰爭。
七次混沌戰爭至今,帝國徹底丟失了星空領域;一支又一支星空艦隊覆滅在星空深處,帝國九大王座,戰死了五位,有超過一億的帝國戰士的生命失落在星空。
在書籍的記載之中,對混沌戰爭的描述,是具備正義性、必要性和堅決性的,是帝國的命運戰爭。
因此前三次混沌戰爭,帝國的人民是鼎力支援並且捨生忘死的。
但隨著混沌戰爭的連續失敗,帝國人民的心中蒙上了陰影,漸漸抗拒這種彷彿毫無意義、只會失敗,而無所得的戰爭。
由此產生的矛盾,延續至今,便是帝國亂象的根源。
更重要的是,五次混沌戰爭之後,帝尊再未露面——漸漸的,使許多人懷疑,帝尊可能已經戰死。
作為這個帝國的締造者,不死者、人族之神、世界的捍衛者,帝尊可能已經戰死的猜測,動搖了許多人的心靈。
而也正是在五次混沌戰爭之後,帝國內部,許多邪教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冒出的直接原因;這些邪教在帝國人民心靈動搖之際,找到了紮根的土壤,由此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矛盾和混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開始謀求新的出路。
比如志士會,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誕生的。
五次戰爭之後,又接連進行了第六次、第七次混沌戰爭;這兩次混沌戰爭仍以失敗告終。
便是此前種種謀求新出路的思想的誕生,只停留在理念的紛爭之上,六次、七次戰爭之後,便終於開始走向暴力路線。
但帝國仍然對底層有著絕對的壓制力。
因為超凡的力量和技術,一直在帝國上層的掌握之中。
其次,從種種資訊之中,趙景陽還提煉出了帝國內部形勢的大致劃分。
帝國的頂層,自然是帝尊和九大王座——現在只剩下四大王座。
帝尊無兒無女,無血脈親族;九大王座是帝尊在帝國的前一千年之中,陸陸續續收養的九個孤兒。
他們是帝尊的堅定支持者。
然後便是貴族議會。貴族議會內部極是複雜,各自貴族的立場各不相同;在維持這個龐大帝國為基礎的前提下,各個貴族所謀求的利益,都不盡相同。….
從書籍和報紙暴露出的種種資訊來看,貴族議會大致分為三個利益團體。
其一是傳統貴族,這一部分貴族,是帝尊在締造這個帝國的過程中,那些曾經予以物資資源支援的古代貴族後裔。
這部分貴族號稱所謂貴族守則,誠實、英勇、犧牲、榮譽,實則是最為腐朽、守舊的貴族勢力。
其二是軍功貴族,是從帝尊締造這個國度開始,許多年下來,因戰功分封的貴族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