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商議出路
章節報錯
向村長見到他們幾人都全須全尾的回來了,內心喜不自勝,心裡的大石也都落下了。快步走至跟前,從頭到尾地打量著他們,見身上沒有傷痕,才鬆了口氣。
村長一臉關切地問道:“大山,永貴!你們怎麼回來的這麼晚?是出了什麼事情嗎?”張大山和林永貴幾人互相對視一眼,最後還是林永貴邁步上前,臉色凝重地回答村長的提問。
看見他們的神色不對勁,向村長心裡咯噔一下,耐著性子沒有開口詢問,滿臉緊張的注視著他,等著他開口回答。
林永貴心裡輕嘆了口氣,還是肅穆地道:“村長叔,您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們剛剛下山碰見了押解徵兵的軍隊,他們十幾人都是騎兵,正押解著幾百人的隊伍去往前線作戰。”
聽到他開口說遇到了軍隊,還是押解徵兵的魏王的軍隊!所有人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兒,心臟砰砰亂跳!好半天村長才找回了聲音,聲音顫抖的問道:“你,你們竟然遇見了軍隊?他們發現你們沒有?”
林永貴看著眾人的反應,繼續解釋道:“我們剛剛到達山腳下,就發現了他們在靠近,便連忙退回了密林裡。並且把身體做好掩護,趴在林子裡一開始倒是沒有讓他們發現我們的身影。不過!”
聽到此處村裡人倒是都放下了大半顆心,可是最後又聽見了他那聲“可是”又讓他們剛剛安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村長也是臉色驟變,滿臉嚴肅的聽著林永貴接下來的話。
“不過,當他們剛要路過那片密林時,李林那小子打了個噴嚏,那聲音把那隊軍隊的頭領給驚動了。那人盯著我們身處的密林看了半晌,都在我們以為要被發現的時候。”
“他們又都走了,聽他們的口氣是怕耽誤了魏王的戰事,延誤了軍情。所以我們才得以僥倖逃過一劫。”說到這裡,林永貴已經全部都彙報完畢了,其他人也都聽到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所有人都在心裡趕到慶幸!
幸好他們聽從了村長的意見,乖乖的呆在山上沒有冒然地下山,不然若是正頭碰上了這隊人馬,那才叫倒了血黴了!他們本就是為了徵兵這事兒逃出來的,若是臨頭又碰上了押解的軍隊,那才叫自己碰上門兒去送死了!
事情到了這裡,向村長在村人心裡的地位已經越發重要了,他說過的話吩咐要做的事,村裡人都會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之前議論村長膽小怕事的話,已經不會再有人相信了,並且那幾個傳話的人都隱隱的被村裡人孤立了。
若不是村長堅決的要派人去探查訊息,若是他們都被那些傳閒話的蠱惑了,不聽村長的勸告,帶頭下山的話。恐怕他們現在都是那被押解的隊伍中的一員了!林老三說的那些騎兵,也會對自己進行辱罵還有毆打,甚至是去戰場上送死!想到這些,那些傳閒話的人就越發的可恨了!
相反的對於去山下探查訊息,並且間接的解救了全村人的林永貴幾人,大家都是心懷感激的。眾人都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個跟林永貴道謝,稱兄道弟的,那個跟張大山道謝,讚歎他體格健碩,想跟他練習打獵,甚至還有人要主動給李恆幫忙做活兒的。
全村的人都其樂融融的,當然除了個別家庭以外。比如大山嫂一家,他男人葉永新,小名叫大山的,此時葉永新正不住地埋怨著他媳婦,“就你多事兒!要不是你隨便傳閒話,我們至於現在被村裡人單獨對待嗎?真是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葉永新罵罵咧咧地嚷著。
大山嫂在一旁低著腦袋,聽著自己相公的罵聲,不發一言。可她攥緊的雙手,卻是越來越緊,雙手上的青筋都爆起了,眼神陰暗不明。
等到這天色暗下來,村裡人大部分都休息後,篝火旁,還有著三個人正在低聲商量著什麼。向村長坐在火堆旁,佝僂著背,愁眉苦臉的道:“這押解的軍隊走在了咱們前面,後面還不知道有沒有一樣的軍隊?咱們接下來可怎麼辦啊?”
李秀才和林永貴聽了後都是皺眉沉思起來,片刻後,李秀才率先開口道:“咱們大夏王朝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歷代皇帝都是仁和勤勉的明君。可是當今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太子之位卻是遲遲不冊封。才會有了魏王起兵一事啊!”
林永貴和向村長聽得入神,特別是林永貴自家人穿越到這裡,還不曾瞭解過目前朝中的形式了,也不敢隨便去問人,這會兒聽見李秀才主動提及,立刻來了興趣,連忙問道:“那當今聖上有幾個皇子啊?”
向村長也好奇這問題,於是也十分專注地盯著李秀才,等待著他主動解答。李秀才看著緊盯著自己不放的兩人,暗自好笑,十分耐心的回答道:“當今聖上一共有五位皇子,其中咱們封地的魏王居長,是當今的長子,朝中也有部分人提議要冊封魏王為太子。”
“二皇子是賢王,傳聞文采非凡,禮賢下士,在治國理政上頗有賢明。聖上很是看重這位二皇子,連給他的封地都離京城最近。朝中很多勢力都支援賢王為太子,所以魏王此次的旗號,清君側,也是針對的賢王殿下。”
“三皇子康王倒是一直都平平無奇,生母位份卑微,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的,封地是在西南。”
“四皇子瑞王,是淑貴妃所生,淑貴妃寵冠後宮,連帶的瑞王也頗受皇帝寵愛。封地也是在富庶的江南。”
“最後一位,便是五皇子齊王”李秀才壓低了聲音繼續“聽聞皇帝十分厭惡這位皇子,連給他的封地都是靠近最苦寒的邊關地帶,不過,這位齊王常年征戰沙場,戍守邊關,打得北地的胡族聞風喪膽,倒是位鐵骨錚錚的好男兒!”
“在朝中軍功赫赫,在年輕一輩中十分受人崇拜,更是因為他鮮少有敗績,被戲稱為常勝將軍!”
聽著李秀才對幾位皇子的介紹,林永貴已經對現在的朝局有了個大概的映象,也知道了這魏王為何起兵了,老皇帝已經垂垂老矣,兄弟們卻都一個個成長了起來,作為長子,面對這至高無上的權位,怎可能不心動和急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