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席坐滿後,兩名值殿將軍喝道:“嘉賓齊至,閉門。”

在一陣鼓樂聲中,兩扇厚厚的殿門由四名執戟衛士緩緩推合。

偏廊中兵甲鏘鏘,走出一群手執長戟的金甲衛士,戟頭在燭火下閃耀生光,跟著鼓樂又響,兩隊內侍從內堂出來,手中都提著一隻白玉香爐,爐中青煙嫋嫋。

各國王公貴族都知是皇帝要出來了,各個凝氣屏息,不作一聲。

便是那些江湖中人,此刻也發現了端倪,不敢喧譁。

只見四名內侍身穿錦袍,手中不持物件,分往御座兩旁一立。

見這四人太陽穴高高鼓起,練武者均知這幾位侍衛武????????????????功不俗。

下一刻,一名內侍朗聲喝道:“萬歲到,迎駕!”

各國來人,紛紛跪拜恭迎,唯有張無忌、袁承志等人保持站立,俯首作揖,一躬到底,並未行跪拜大禮。

便是連楊過也是如此,畢竟身為宋人,哪怕李乾順對他屢般示好,但這一跪卻不僅僅是自己的尊嚴問題。

但聽得履聲橐橐,李乾順自內而出,在御椅上坐下。

他目光一掠而過,在楊過、袁承志等人的身上稍稍一滯,但並未多說什麼,面露嚴肅,沉默不言。

那內侍看了皇帝一眼後,喝道:“平身!”

眾人站起身來。

隨即不約而同的向那西夏皇帝瞧去,只見他身形並不甚高,臉上卻頗有英悍之氣,倒並無多少上位者應有的帝皇之相,只是誰也沒敢小覷了對方。

禮部尚書站在御座旁,展開一個卷軸,朗聲誦道:“法天應道、廣聖神式、西夏皇帝敕曰:諸君應召遠來,朕甚嘉許,其賜旨酒,欽哉!”

眾人聞言,又都紛紛行禮謝恩。

李乾順舉起杯來,在唇間作了個模樣後,便即離座,轉進內堂。

似乎是被破壞了興致,導致他的臉色並不太好後,也就一言不發的離去。

而一眾內侍跟隨在後,霎時之間也走得乾乾淨淨。

眾人相顧愕然,沒料想皇帝設宴款待,竟是這麼個收場法,也不見他對二十七位青年才俊如何打量,這女婿也不知是個如何選法?

就在這時,早已看不慣對面這群江湖莽漢的宗贊王子,當即陰陽怪氣的嘲諷了起來:“哼!定是這些賤民不懂宮中規矩,衝撞了西夏的國王陛下,以致我等也無辜受到牽連,與你們同坐一殿,本王子當真覺得晦氣!”

他這話一出,高麗國的王子便即附和了起來,就連蒙古王子葛爾丹也適時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宗贊王子見葛爾丹似乎也認同了自己的話,不由大受鼓舞,對東席的江湖中人大肆嘲諷起來。

各國的王子也都加入戰場,對張無忌等人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