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一副瞭然的表情,隨即嘆道:“以老前輩的英名,為何會與那奸賊吳三桂勾結,沆瀣一氣?”

司徒伯雷聞言,也是解釋道:“楊少俠誤會了,王爺他……”

當下,司徒伯雷便把吳三桂如何哄騙他的一番說辭道了出來,吳三桂揚言,日後時機一成熟,便會揭竿而起,反清復明,光復漢室江山,將滿清韃子驅除到關外。

而如今身邊缺少強兵良將,特意招攬了他。

司徒伯雷起初自是不信,但他為人耿直仗義,又如何擋得住吳三桂的巧言哄騙,最後也是相信了他,重新選擇為他效力。

得知實情,楊過頓時搖了搖頭道:“老前輩被吳三桂給騙了啊!”

司徒伯雷雖耿直,但不是白痴,聽到楊過的話,不禁問道:“楊少俠此話從何說起?”

楊過指了指還站在廳外的罕帖摩道:“老前輩可知此人是誰?”

司徒伯雷仔細打量了罕帖摩一番,皺眉道:“看這人的裝束,既不像漢人,也不像滿人,這面相,反倒與蒙古人有著幾分相似。”

他年輕時在吳三桂帳下做的副將,在前明朝不知跟多少外邦蠻夷幹過架,基本上一眼就能認出個大概。

楊過由衷讚道:“老前輩果然好眼力,不錯,此人正是蒙古王子葛爾丹派往山海關的使者!”

“山海關?楊少俠的意思是,王爺跟蒙古人還有勾結?”

司徒伯雷頓感不妙道。

楊過微微頷首,隨即從懷裡拿出一沓信件放在桌上說:“這些都是吳三桂和蒙古勾結的罪證,他吳三桂從來沒有想過反清復明,他當初造反便是想自立為王,如今又豈會甘心陪著老前輩去光復前明朝?”

司徒伯雷立時拿出幾封信件拆開來看,他當年跟隨在吳三桂身邊,自然認得他的字跡,只是看了幾眼,便確信這信上所書的內容,確為吳三桂親筆。

一想到自己被騙這麼多年,司徒伯雷也是氣得臉色漲紅,勃然大怒道:“這反賊,到了今時,竟還不知悔過?”

他一隻手拿著信件,另一手握在座椅的扶手上,只聽喀喇一聲,座椅上的扶手竟硬生生的被他給扯了下來,由此可見,他的內心是何其的憤怒。

楊過隨即就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並言明自己在清廷小皇帝的身邊有親信,此次回京,必能從中挑撥,引得清廷境內的三方勢力反目,到時候讓他們三隻惡犬互相撕咬,待到真正的良機到時,天地會便起義造勢,共謀大計,反清復明。

聽到楊過的計策,司徒伯雷頓時眼前一亮,對他大加稱讚。

他雖是武將,但也不迂腐,而且這種反間計用在敵人身上,也算不得有多卑鄙。

一想到光復大明有望,司徒伯雷也是不由得激動起來,對楊過鄭重的抱了抱拳道:“楊少俠,我司徒伯雷也不與你繞什麼彎子,他日舉事之時,只消派人來我王屋山知會一聲,我王屋派必定響應!”

楊過當即回了一禮,神色莊肅道:“有了司徒老先生相助,那我等義軍必是如虎添翼。”

看著眼前興奮的像個孩子般的司徒伯雷,楊過心裡卻是止不住的搖頭,這司徒伯雷還真是好哄,只要扯上大旗,誰都能把他騙的團團轉,也真是絕了。